[发明专利]一种构建基因工程淀粉酶产色链霉菌及提高ε-聚赖氨酸产量的方法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97039.6 | 申请日: | 202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314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谭之磊;唐昆鹏;贾士儒;侯颖;周东浩;董天宇;许倍铭;刘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1 | 分类号: | C12N1/21;C12N15/76;C12P13/02;C12R1/525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韩晓梅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构建 基因工程 淀粉酶 产色链 霉菌 提高 赖氨酸 产量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基因工程高产ε-聚赖氨酸菌株淀粉酶产色链霉菌MDH(Streptomycesdiastatochromogenes MDH),其特征在于:过表达的基因序列与SEQ No.1有90%以上的相似性。
2.一种基因工程高产ε-聚赖氨酸菌株淀粉酶产色链霉菌MDH,其特征在于:其构建步骤如下:
⑴提取大肠杆菌JM109转化子中的重组质粒pIMEP-MDH,首先将构建得到的重组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ET12567/pUZ8002中,涂布于含有25μg/mL卡那霉素、50μg/mL安普霉素和25μg/mL氯霉素的LB平板中,挑选阳性转化子于含有相同浓度的卡那霉素、安普霉素和氯霉素三种抗生素的LB液体培养基中,37℃恒温震荡过夜培养,之后转接至含有相同浓度的卡那霉素、安普霉素和氯霉素抗生素的新鲜LB液体培养基中,37℃震荡培养至OD600=0.4至0.6之间,离心收集菌体,再用新鲜的LB液体培养基洗涤菌体除去残余抗生素,重悬至LB液体培养基中置于冰上备用;
⑵向贝纳特培养基上产孢的淀粉酶产色链霉菌TUST(Streptomycesdiastatochromogenes TUST)菌株平板上加入pH 8.0的TES缓冲液,刮下淀粉酶产色链霉菌TUST孢子,倒入盛有玻璃珠的容器中,30℃,180r/min振荡打断孢子链,无菌脱脂棉过滤除去菌丝,收集孢子悬液,50℃水浴热激10min,立即将孢子悬液冷却至室温后加入M3G培养基,于37℃条件下震荡培养2-3h使孢子萌发,5000r/min离心5min收集萌发孢子,用TES缓冲液重悬萌发孢子备用;
⑶将步骤⑴的阳性转化子大肠杆菌和步骤⑵萌发的淀粉酶产色链霉菌TUST的孢子等体积混合,均匀涂布于含有5mM MgCl2的SFM培养基上,30℃倒置培养14-18h后,用含25μL萘啶酮酸(浓度为25mg/mL)及25μL安普霉素(浓度为25mg/mL)的1ml无菌水对平板进行覆盖,吹干平板后继续倒置培养3-5天,挑选阳性结合子单克隆,得到基因工程高产ε-聚赖氨酸菌株淀粉酶产色链霉菌MDH。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因工程高产ε-聚赖氨酸菌株淀粉酶产色链霉菌MDH,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⑵中淀粉酶产色链霉菌TUST为菌种保藏号CGMCC No.3145的菌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因工程高产ε-聚赖氨酸菌株淀粉酶产色链霉菌MDH,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⑵中每1LM3G培养基组成为:
(NH4)2SO410 g/L,KH2PO41.36 g/L,K2HPO40.8 g/L,酵母提取物5g/L,用氨水调节pH到7.2,加水补充至1L;
或者,每1L贝纳特培养基的组成为:
葡萄糖10g,蛋白胨2g,酵母粉1g,牛肉膏1g,琼脂15-20g,加水补充至1L,NaOH调pH7.7;
或者,所述步骤⑶中每1L SFM培养基的组成为:
黄豆饼粉30g,甘露醇20g、琼脂粉20g,加水补充至1L,用NaOH调节pH 7.2~7.4;
其中,所述黄豆饼粉经过如下处理后使用:
加入900mL自来水,煮沸半小时后用八层纱布过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科技大学,未经天津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9703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抛光工艺
- 下一篇:车辆、控制车辆的方法以及记录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