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线束卷绕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00792.6 | 申请日: | 202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37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张平;钱冠群;顾伟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友星线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4/44 | 分类号: | B65H54/44;B65H54/28;B65H75/32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刘林峰 |
地址: | 226019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卷绕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线束卷绕设备,涉及汽车线束制造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收卷装置收卷前后的上下料过程较为麻烦的问题。包括卷绕架、引导架和输送装置,输送装置输送卷绕筒,卷绕筒用于卷绕线束导线,卷绕架设于工作位,输送装置将卷绕筒输送至工作位;卷绕架包括提升装置和转动装置,提升装置将工作位上的卷绕筒向上提升至转动装置位置,转动装置包括分别位于卷绕筒两端的驱动轴,驱动轴靠近卷绕架一端设有伸缩轴,卷绕筒中心开设有供伸缩轴伸出时插入的通孔;引导架沿卷绕筒长度方向往复运动,线束导线穿过引导架,并通过引导架的往复运动均匀卷绕于卷绕筒外。达到了便于收卷前后更换卷绕筒,提高工作效率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线束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线束卷绕设备。
背景技术
汽车线束是汽车电路的网络主体,是由铜材冲制而成的接触件端子与电线电缆压接后,外面再塑压绝缘体或外加金属壳体等,以线束捆扎形成连接电路的组件;可用在汽车、家用电器、计算机和通讯设备、各种电子仪器仪表等方面,车身线束连接整个车身,大体形状呈H形,汽车线束生产后,需要收卷转运;
但是现有的收卷装置收卷前后的上下料过程较为麻烦,加重人工负担,工作效率低,更换卷绕筒的过程较为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线束卷绕设备,其上下料简单,便于收卷前后更换卷绕筒,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汽车线束卷绕设备,包括卷绕架、引导架和输送装置,输送装置输送卷绕筒,卷绕筒用于卷绕线束导线,卷绕架设于工作位,输送装置将卷绕筒输送至工作位;
所述卷绕架包括提升装置和转动装置,提升装置将工作位上的卷绕筒向上提升至转动装置位置,转动装置包括分别位于卷绕筒两端的驱动轴,驱动轴靠近卷绕架一端设有伸缩轴,卷绕筒中心开设有供伸缩轴伸出时插入的通孔,其中一驱动轴上设有动力件,并通过动力件驱动转动;
所述引导架沿卷绕筒长度方向往复运动,线束导线穿过引导架,并通过引导架的往复运动均匀卷绕于卷绕筒外。
更进一步地,所述提升装置包括位于卷绕筒两端的托块以及驱动托块上下移动的线性位移件,卷绕筒两端同轴设有圆形凸台,托块与凸台相适配。
更进一步地,所述线性位移件包括竖直模组,托块连接于竖直模组滑块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动力件包括连接于卷绕架上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驱动对应驱动轴转动。
更进一步地,所述卷绕架上连接有两用于驱动对应伸缩轴伸缩的伸缩气缸,伸缩气缸输出端设有两平行板,伸缩轴外周设有连接环,连接环位于两平行板之间。
更进一步地,所述输送装置包括输送轨道,输送轨道上设有用于挡设于卷绕筒上凸台处的第一栏杆和第二栏杆,第一栏杆抵接于工作位上卷绕筒的凸台上,第二栏杆抵接于工作位前一个卷绕筒的凸台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栏杆和第二栏杆转动连接于输送轨道,输送轨道上铰接有与第一栏杆和第二栏杆对应的气缸或液压缸,气缸或液压缸驱动第一栏杆与第二栏杆往靠近或远离对应凸台方向转动。
更进一步地,所述卷绕架上还设有用于对卷绕筒上最后的导线线头进行固定的胶带座。
更进一步地,所述卷绕架靠近线束导线一侧设有横向切割刃、竖向切割刃以及驱动横向切割刃和竖向切割刃相互靠近切割的驱动件,横向切割刃位于线束导线卷绕完成后最高点的上方,竖向切割刃位于线束卷绕路径的外侧,线束最终在横向切割刃和竖向切割刃之间的位置完成卷绕。
更进一步地,所述驱动件包括驱动缸,驱动缸输出端连接移动轴,横向切割刃与竖向切割刃相互铰接,其铰接点皆将其分为切割端与施力端,施力端设有移动块,移动轴中部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移动槽,横向切割刃与竖向切割刃上的移动块皆位于移动槽中,驱动缸驱动移动轴往靠近或远离横向切割刃与竖向切割刃的铰接点方向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友星线束有限公司,未经南通友星线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0079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