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玉米醇溶蛋白肽岩藻黄素纳米包埋方法及所得产品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02144.4 | 申请日: | 202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746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6 |
发明(设计)人: | 尹花;徐楠;余俊红;张欣;贺扬;万秀娟;侯晓平;陈嵘;赵玉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33/105 | 分类号: | A23L33/105;A23L29/00;A23P10/30;A61K9/51;A61K31/336;A61K47/42;A61P35/00;A61P39/06 |
代理公司: | 青岛清泰联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56 | 代理人: | 张洁 |
地址: | 26602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玉米 蛋白 肽岩藻 黄素 纳米 包埋 方法 所得 产品 | ||
1.玉米醇溶蛋白肽岩藻黄素纳米包埋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均质仪在水-乙醇混合体系中,将不溶于水的岩藻黄素注入玉米醇溶蛋白肽所形成的空腔中,得到玉米醇溶蛋白肽岩藻黄素纳米颗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使用均质仪将玉米醇溶蛋白肽溶液进行剪切,剪切过程中将岩藻黄素的乙醇溶液逐滴滴加到玉米醇溶蛋白肽溶液中,充分剪切;
使用真空旋蒸仪除去上述溶液中的乙醇,用去离子水补充体积,并用离心或水系膜过滤除去不溶物,得到玉米醇溶蛋白肽岩藻黄素纳米颗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岩藻黄素的乙醇溶液通过将岩藻黄素溶于无水乙醇中配制而成,浓度为0.5mg/mL;
所述玉米醇溶蛋白肽溶液通过将玉米醇溶蛋白肽溶于去离子水中配制而成,浓度为1-10mg/m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埋方法,其特征在于,剪切时的转速为500-10000rpm,剪切时间为3-5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埋方法,其特征在于,剪切过程中所加入的岩藻黄素的乙醇溶液与玉米醇溶蛋白肽溶液的体积比为1:(10-10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埋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离心或水系膜过滤除去不溶物具体为:
将制备的溶液于5000-10,000g离心20-40min,或使用420μm水系膜过滤。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玉米醇溶蛋白肽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
将玉米蛋白分散于去离子水,调节pH至9.0;
将分散液转入自动电位仪,按酶和底物比为2:100加入蛋白酶,控制酶解温度为50℃,维持pH为9.0;
通过控制酶解时间,得到不同分子量的玉米醇溶蛋白肽;
在使用之前,还包括对玉米醇溶蛋白肽进行水解的步骤,所得玉米醇溶蛋白肽水解物的分子量为190-5000Da。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得玉米醇溶蛋白肽岩藻黄素纳米颗粒的直径为210±9.4nm,Zeta电位为-43±1.7mV,岩藻黄素的平均包封率为92.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埋方法,其特征在于,于1μg/ml低浓度药物下,岩藻黄素与玉米醇溶蛋白肽岩藻黄素纳米颗粒对Hela宫颈癌细胞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平均值分别为13.25%±1.78%和11.14%±6.03%;
于10μg/ml高浓度药物下,岩藻黄素与玉米醇溶蛋白肽岩藻黄素纳米颗粒对Hela宫颈癌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24.36%±7.43%和15.32%±7.76%。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埋方法,其特征在于,玉米醇溶蛋白肽岩藻黄素纳米颗粒对自由基的清除率为30%-3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0214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球方法
- 下一篇:跟踪球装置、医疗用输入装置和超声成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