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感染IgM抗体检测用免疫荧光法及其检测试剂盒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03526.9 | 申请日: | 202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411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李家斌;殷俊;温萌;陈振;刘艳艳;叶英;程君;胡立芬;柳燕;马雪娇;常啸;卞婷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家斌 |
主分类号: | G01N33/68 | 分类号: | G01N33/68;G01N33/569;G01N21/64 |
代理公司: | 合肥铭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212 | 代理人: | 张立荣 |
地址: | 230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热 血小板 减少 综合征 病毒感染 igm 抗体 检测 免疫 荧光 及其 试剂盒 | ||
本发明属于免疫荧光法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感染IgM抗体检测用免疫荧光法及其检测试剂盒,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检测方法对实验仪器要求高、操作繁琐,扩增完成后需要通过电泳、显影等步骤对产物进行判别,不适合基层医院及现场快速检测的要求的问题,所述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感染IgM抗体检测试剂盒由12个孔组成,每孔滴加2μL细胞悬液铺孔爬片,待孔内细胞悬浮液挥发后,用冷丙酮固定;将患者血清用PBS稀释后加入抗原片孔中,每片抗原片设置一孔做空白对照,同时设置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本发明检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原体的特异性及敏感性相对较高,检测准确率高、检测效率高,检测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免疫荧光法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感染IgM抗体检测用免疫荧光法及其检测试剂盒。
背景技术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SFTS)是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由布尼亚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syndrome bunyavirus,SFTSV)感染所致,该新病毒隶属于布尼亚病毒科白蛉病毒属,2009年在中国首次被发现,近年来已在大半个中国地区流行传播,致数千人患病甚至死亡,平均病死率约10%,陆续地在韩国、日本和美国也有类似疫情报道。该疾病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高热、厌食、肌肉痛、寒战、淋巴结肿大、白细胞降低、血小板减少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少数患者病情较重且发展迅速,可因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截至2011年底的监测和调查结果显示,病例多发生于4~10 月份,以青壮年居多。潜伏期尚不十分明确,可能为1周~2周。急性起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体温多在38℃以上,重者持续高热,可达40℃以上,部分病例热程可长达10天以上。伴乏力、明显纳差、恶心、呕吐等,部分病例有头痛、肌肉酸痛、腹泻等。查体常有颈部及腹股沟等浅表淋巴结肿大伴压痛、上腹部压痛及相对缓脉。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出现意识障碍、皮肤瘀斑、消化道出血、肺出血等,可因休克、呼吸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等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目前,国内外广泛应用的qPCR检测方法则因实验仪器要求高、操作繁琐,扩增完成后需要通过电泳、显影等步骤对产物进行判别,不适合基层医院及现场快速检测的要求。因此,开发一款能够适用于临床疾控快速筛查要求,且灵敏性高、特异性强且价格低廉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感染快速检测方法及其检测试剂盒,对于疾病感染的控制和临床诊治显得尤其重要。基于上述陈述,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感染IgM抗体检测用免疫荧光法及其检测试剂盒。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检测方法对实验仪器要求高、操作繁琐,扩增完成后需要通过电泳、显影等步骤对产物进行判别,不适合基层医院及现场快速检测的要求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感染IgM抗体检测用免疫荧光法及其检测试剂盒。
一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感染IgM抗体检测用免疫荧光法,包括以下步骤:
(1)消化已培养好的感染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的细胞;
(2)完成步骤(1)中消化操作后,用含3%血清的DMEM液体吹散细胞;
(3)收集步骤(2)中完成吹散处理的细胞于ep管中进行离心,设置离心转速为300g,离心时间为15min,收集离心后的沉淀;
(4)用无菌PBS清洗步骤(3)中收集的沉淀2-3次;
(5)将步骤(4)清洗完成的沉淀在显微镜下边观察边用PBS调节细胞浓度至其可以在载玻片孔内铺成单层,即得细胞悬浮液;
(6)将步骤(5)中的细胞悬浮液滴加入12孔载玻片中,每孔滴加2μL细胞悬液铺孔爬片;
(7)待步骤(6)中孔内细胞悬浮液挥发后,用冷丙酮(-20℃ -4℃)固定5-10min,晾干冻存玻片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家斌,未经李家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0352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