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毒理学数据的筛选方法、筛选装置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12411.6 | 申请日: | 2021-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455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0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君;刘兆平;张楠;齐丽娟;雍凌;高珊;宁钧宇;敬海明;谭壮生;李子南;宋雁;郑珊;娄云;贾旭东;杨辉;于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
主分类号: | G16B40/00 | 分类号: | G16B4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崇智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7 | 代理人: | 王斌 |
地址: | 10001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毒理学 数据 筛选 方法 装置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危害识别或风险评估的毒理学数据相关性的筛选方法、筛选装置及存储介质,其中筛选方法步骤为:选取毒理学数据描述的暴露物质与危害识别或风险评估中待评估物质一致的毒理学数据;针对暴露物质与待评估物质一致的毒理学数据,根据毒理学数据的类型分别进行判断;针对经筛选后优先用于危害识别和用于危害识别的毒理学数据,通过判断毒理学数据所描述的暴露途径、暴露时长及暴露浓度/剂量三个暴露相关性特征是否与风险评估的目的一致或是否可代表风险评估的目的,赋予毒理学数据与暴露相关性对应的权重,获得权重较多的数据,暴露相关性较高,优先用于风险评估。本发明可提高危害识别或风险评估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类健康风险评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筛选用于危害识别或风险评估的毒理学数据的方法。
背景技术
毒理学试验和数据,在化学品的危害识别及人类健康风险评估中具有重要作用。人类健康风险评估是评价人体暴露于危害因素产生不良健康效应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的科学过程,包括危害识别、危害特征描述、暴露评估和风险特征描述。毒理学试验和数据可识别潜在的有害作用;确定产生有害作用所必需的暴露条件;提供毒性作用机制、代谢和毒代学、毒动学等数据;寻找剂量-反应关系等。在开展健康风险评估时,需要搜集大量的毒理学数据。由于毒理学试验中实验条件、动物品系、染毒方法、操作人员等诸多差异的存在,造成了不同来源的毒理学试验数据(或结论)在质量上存在差异性,因此在整合毒理学数据并将其最终用于危害识别或风险评估之前,往往需要考虑并评价毒理学数据的质量。
数据的质量一般可从可靠性、相关性和充分性三方面来考虑,其中评价毒理学数据的相关性,以及建立科学客观的评价框架(体系)或技术,对于提高风险评估的客观性、透明度、一致性等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农业部和国药局已经开始关注该技术需求,但尚未建立毒理学数据相关性评价技术。目前国际上关于数据相关性评价的方法毒理学实验数据相关性评价体系或框架部分来自于管理机构如国际化学品安全规划署(International Program on Chemical Safety,WHO/IPCS)、美国环保署(United States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USEPA)等,部分来自于研究机构如国际生命科学研究所研究基金会/风险科学研究所 (International Life Sciences Institute/RiskScience Institute,ILSI/RSI) 和欧洲化学品生态毒理学和毒理学中心(EuropeanCentre for Ecotoxicology and Toxicology of Chemicals,ECETOC)等。已确立的数据相关性评价方法在评价程序、评价方法及指标体系等方面缺乏共识,在应用上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毒理学数据相关性特征,筛选用于危害识别或风险评估的毒理学数据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用于危害识别或风险评估的毒理学数据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为:
步骤一、选取毒理学数据描述的暴露物质与危害识别或风险评估中待评估物质一致的毒数据;
步骤二、针对暴露物质与待评估物质一致的毒理学数据,根据毒理学数据的类型分别进行判断;其中,毒理学数据的类型包括动物试验数据、体外试验数据以及人类数据;
动物试验数据的判断步骤为:
判断是否存在有害效应:如果存在有害效应,则判断动物试验数据的生物学相关性;如果不存在有害效应,则数据可靠性高且明确与人类有相关性的动物试验数据相关性较高,优先用于危害识别或风险评估;
判断数据的生物学相关性:选取有生物学相关性的数据,进一步判断动物试验数据的效应相关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未经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124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