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建筑楼板开模模具及开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18001.2 | 申请日: | 2021-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762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曹树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树鹏 |
主分类号: | B28B7/22 | 分类号: | B28B7/22;B28B13/02;B28B13/06;B28B23/02 |
代理公司: | 珠海飞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50 | 代理人: | 陈李青 |
地址: | 435000 湖北省黄石市西塞***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楼板 模具 方法 | ||
1.建筑楼板开模模具,包括前挡板(1)、第一支撑板A(2)、第二支撑板A(3)、第三支撑板A(4)、第四支撑板A(5)、前挡板C(6)、前挡板B(7)、前挡板A(8)、后包挡板(9)和成品槽(10),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挡板(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支撑板A(2),所述第一支撑板A(2)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支撑板A(3),所述第二支撑板A(3)的一端设置有第三支撑板A(4),所述第三支撑板A(4)的一端设置有第四支撑板A(5),所述第四支撑板A(5)的一端设置有前挡板C(6),所述前挡板C(6)的一端设置有前挡板B(7),所述前挡板B(7)的一端设置有前挡板A(8),所述前挡板A(8)的一端设置有后包挡板(9),所述后包挡板(9)的一端设置有成品槽(10),所述成品槽(10)的一端设置有后挡板(11),所述后挡板(11)的一端设置有吊杆(12),所述吊杆(12)的一端设置有前堵板(13),所述前堵板(13)的下端设置有底座(14),所述底座(14)的一端设置有第五支撑板A(15),所述第五支撑板A(15)的一端设置有第六支撑板A(16),所述第六支撑板A(16)的一端设置有第七支撑板A(17),所述第七支撑板A(17)的一端设置有第八支撑板A(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楼板开模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杆(12)的一端设置有横杆(1201),所述横杆(1201)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垫块(1202),所述第一垫块(120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块(1203),所述第一连接块(1203)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棒(1204),所述第一连接棒(1204)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棒(1205),所述第二连接棒(1205)的一端设置有第三连接棒(1206),所述第三连接棒(1206)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垫块(1207),所述第二垫块(1207)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块(120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楼板开模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4)的一端设置有第一侧板A(1401),所述第一侧板A(140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内撑架(1402),所述第一内撑架(1402)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内撑架(1403),所述第二内撑架(1403)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垫板A(1404),所述第一垫板A(1404)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支撑腿(1405),所述第一支撑腿(1405)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垫板A(1406),所述第二垫板A(1406)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支撑腿(1407),所述第二支撑腿(1407)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垫板A(1408),所述第三垫板A(1408)的一端设置有第三支撑腿(1409),所述第三支撑腿(1409)的一端设置有第二侧板A(1410),所述第二侧板A(1410)的一端设置有第三顶板(14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楼板开模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包挡板(9)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顶板(901),所述第一顶板(90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固定架(902),所述第一固定架(902)的一端设置有上挡板架(903),所述上挡板架(903)的一端设置有下挡板架(904),所述下挡板架(904)的上端设置有第二固定架(905),所述第二固定架(905)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固定架(906),所述第三固定架(906)的一端设置有第四固定架(907),所述第四固定架(907)的一端设置有第五固定架(908),所述第五固定架(908)的一端设置有第六固定架(909),所述第六固定架(909)的一端设置有第七固定架(910),所述第七固定架(910)的一端设置第八固定架(9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楼板开模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挡板(1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支撑板(1101),所述第一支撑板(110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支撑板(1102),所述第二支撑板(1102)的一端设置有第三支撑板(1103),所述第三支撑板(1103)的一端设置有第四支撑板(1104),所述第四支撑板(1104)的一端设置有第五支撑板(1105),所述第五支撑板(1105)的一端设置有后挡板C(1106),所述后挡板C(1106)的一端设置有后挡板B(1107),所述后挡板B(1107)的一端设置有后挡板A(1108),所述后挡板A(1108)的一端设置有第六支撑板(1109),所述第六支撑板(1109)的一端设置有第七支撑板(11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树鹏,未经曹树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1800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