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建筑楼板开模模具及开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18001.2 | 申请日: | 2021-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762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曹树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树鹏 |
主分类号: | B28B7/22 | 分类号: | B28B7/22;B28B13/02;B28B13/06;B28B23/02 |
代理公司: | 珠海飞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50 | 代理人: | 陈李青 |
地址: | 435000 湖北省黄石市西塞***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楼板 模具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建筑楼板开模模具,包括前挡板、第一支撑板A、第二支撑板A、第三支撑板A、第四支撑板A、前挡板C、前挡板B、前挡板A、后包挡板和成品槽,前挡板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支撑板A,第一支撑板A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支撑板A,第二支撑板A的一端设置有第三支撑板A,第三支撑板A的一端设置有第四支撑板A,第四支撑板A的一端设置有前挡板C,前挡板C的一端设置有前挡板B,前挡板B的一端设置有前挡板A,前挡板A的一端设置有后包挡板,后包挡板的一端设置有成品槽,成品槽的一端设置有后挡板,后挡板的一端设置有吊杆,吊杆的一端设置有前堵板;该模具脱模后的楼板具有强度大、杂质少和能重复利用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涉及到建筑楼板开模模具,更具体涉及建筑楼板开模模具及开模方法。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的领域中,通常传统楼板的材质强度低,拆除时该楼板无法重复利用,造成材料的浪费,提高了施工成本;并且传统楼板有杂质现象,拆除混凝土楼板后,杂质难以剔除干净,造成混凝土存在质量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建筑楼板开模模具;首先将底座放置于相对平稳的工作环境当中,紧接着将第一垫板A、第二垫板A和第三垫板A放置于地面上,接着将第一支撑腿固定在第一垫板A的上端,第二支撑腿固定在第二垫板A的上端,第三支撑腿固定在第三垫板A的上端,然后将第一侧板A和第二侧板A分别固定在第三顶板的两端,有利于加大各零部件之间的牢固性,接着将第一内撑架和第二内撑架分别支撑在第三顶板的下端,进而第一垫板A、第二垫板A、第三垫板A、第一支撑腿、第二支撑腿、第三支撑腿、第一侧板A、第二侧板A、第一内撑架和第二内撑架起到整体支撑底座的作用,接着将第一侧板的上端与第二顶板的一端相连接且固定,第一侧板的下端与底板的一端相连接且固定,接着将第十侧板的上端与第二顶板的另一端相连接且固定,有利于加固该模具的稳定性,第十侧板的下端与底板的另一端相连接且固定,然后将第二侧板、第三侧板、第四侧板、第五侧板、第六侧板、第七侧板、第八侧板和第九侧板,分别支撑在第二顶板和底板之间,进而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第四侧板、第五侧板、第六侧板、第七侧板、第八侧板、第九侧板、第十侧板、第二顶板和底板整体起到支撑与固定前堵板的作用,速度快有利于节省施工成本,接着将第一固定架、第二固定架、第三固定架、第四固定架、第五固定架、第六固定架、第七固定架和第八固定架,分别支撑在上挡板架和下挡板架的一端,然后将后包挡板的一端,第一顶板、上挡板架和下挡板架面朝向前堵板,之后将后包挡板的下端与底座的上端相连接且固定,进而通过第一固定架、第二固定架、第三固定架、第四固定架、第五固定架、第六固定架、第七固定架、第八固定架、第一顶板、上挡板架和下挡板整体起到支撑与固定后包挡板的作用,进而有利于加强该楼板的强度;紧接着将前挡板A、前挡板B和前挡板C分别放置在前挡板的内部,接着将第一支撑板A、第二支撑板A和第三支撑板A分别放置在前挡板A的内部,接着将第四支撑板A、第五支撑板A和第六支撑板A分别放置在前挡板B的内部中,然后再将第七支撑板A和第八支撑板A分别放置在前挡板C的内部,紧接着将前挡板的一端与前堵板的一端相连接且固定,有利于提高该楼板的密度,进而质量高,前挡板的另一端与后包挡板的一端相连接且固定,再将前挡板的下端与底座的上端相连接且固定,进而通过前挡板A、前挡板B、前挡板C、第一支撑板A、第二支撑板A、第三支撑板A、第四支撑板A、第五支撑板A、第六支撑板A、第七支撑板A和第八支撑板A整体起到支撑和固定前挡板的作用,该模具表面光洁平整,并且模板之间的链接拼接很严密,在脱模后,可以保证混泥土楼板结构的光洁度,不需要再进行而且抹灰,接着将后挡板A、后挡板B和后挡板C分别放入后挡板当中,然后将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分别支撑在后挡板A的内部,第三支撑板、第四支撑板和第五支撑板分别支撑在后挡板B的内部,再将第六支撑板和第七支撑板分别支撑在后挡板C的内部,然后将后挡板的一端与前堵板的一端相连接且固定,后挡板的另一端与后包挡板的一端相连接且固定,后挡板的下端与底座的上端相连接且固定,进而通过后挡板A、后挡板B、后挡板C、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第四支撑板、第五支撑板、第六支撑板和第七支撑板整体起到支撑与固定后挡板的作用,然后将第一连接棒、第二连接棒和第三连接棒分别固定在横杆的下端,紧接着将第一垫块和第一连接块固定在横杆的一端,第二垫块和第二连接块分别固定在横杆的另一端,吊杆的一端与后挡板相连接且固定,吊杆的另一端与前挡板相连接且固定,进而通过第一连接棒、第二连接棒、第三连接棒、第一垫块、第一连接块、第二垫块和第二连接块整体支撑与固定吊杆的作用,质量轻,安装也方便,能够适应各种工艺操作,首先将水泥、沙子和水按照1:1:1的比例倒入外部机构搅拌机当中进行搅拌,当水泥、沙子和水通过外部机构搅拌机搅拌到楼板浇筑的标准时,通过外部装置将吊杆吊起,将其吊杆悬挂在该模具的上端,然后将长度为2.5m的19根钢筋架在该模具内部的成品槽当中,然后再将长度为0.75m的52个钢筋均匀的放置在该模具内部的成品槽当中,且横放在长度为2.5m的19根钢筋的上端;模具表面光洁,因此混泥土不会沾染到模板上,无需使用专业的脱模剂就可以轻松脱模,当一切准备工作结束时,通过外部机构搅拌机将成品的混泥土泥浆缓慢倒入该模具的成品槽中,当混泥土泥浆倒入结束后,将上端由外部装置吊起的吊杆放置在该模具的上端,将其吊杆的一端放置在后挡板的上端,吊杆的另一端放置在前挡板的上端,使其吊杆下端的第一连接棒、第二连接棒和第三连接棒分别插在成品槽内部的混泥土泥浆中,当混泥土泥浆在通风的模具当中净置小时,即可形成成品的楼板,混泥土泥浆变成成品的混泥土钢筋楼板时,液体的泥浆已转变成固体的混泥土,这时吊杆下端的第一连接棒、第二连接棒和第三连接棒,也已经镶嵌在混泥土楼板当中,然后再通过外部机构将吊杆拉起,拉起的过程中进而带动第一连接棒、第二连接棒和第三连接棒的上升,第一连接棒、第二连接棒和第三连接棒上升的过程中,进而带动下端混泥土楼板向上升起,只有再将升起的混泥土楼板移动到该模具的一端且放置即可,另外,模具后期的清理工作也方便;该模具前挡板、第一支撑板A、第二支撑板A、第三支撑板A、第四支撑板A、前挡板C、前挡板B、前挡板A、后包挡板、成品槽、后挡板、吊杆、前堵板、底座、第五支撑板A、第六支撑板A、第七支撑板A、第八支撑板A、横杆、第一垫块、第一连接块、第一连接棒、第二连接棒、第三连接棒、第二垫块、第二连接块、第一侧板A、第一内撑架、第二内撑架、第一垫板A、第一支撑腿、第二垫板A、第二支撑腿、第三垫板A、第三支撑腿、第二侧板A、第三顶板、第一顶板、第一固定架、上挡板架、下挡板架、第二固定架、第三固定架、第四固定架、第五固定架、第六固定架、第七固定架、第八固定架、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第四支撑板、第五支撑板、后挡板C、后挡板B、后挡板A、第六支撑板、第七支撑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二顶板、底板、第三侧板、第四侧板、第五侧板、第六侧板、第七侧板、第八侧板、第九侧板和第十侧板之间相互配合,进而使其该模具脱模后的楼板具有强度大、杂质少和能重复利用的特点;进而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所提到的一系列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树鹏,未经曹树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180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