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松茸菇培养料及培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18377.3 | 申请日: | 2021-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874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李坤;卓建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中懿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8/20 | 分类号: | A01G18/20;A01G18/00;A01G18/5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神州众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51 | 代理人: | 刘汉民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松茸菇 培养 料及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松茸菇培养料及培养方法,其中,松茸菇培养料是由下述重量份的组分组成:稻糠63‑70,松针(叶)5‑17,麦麸8‑10,玉米面1_3,豆粉1_2,食盐1,生石灰1_3,磷酸二氢钾1‑2,石膏l‑2。该松茸菇培养料及培养方法以稻糠作为主料,能够有效地替代松针,为松茸菇的生产提供一种安全、环保的可持续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用菌的栽培方法,具体是涉及一种松茸菇的栽培方法及培养料。
背景技术
松茸菇属层菌纲,同隔担子菌亚纲,伞菌目,松茸菌科、酒红松茸菇,学名Stropharia rugosoan lata Farlow。松茸菇是一种集营养、疗效于一体的食药兼用菌,是国际菇类交易市场上十大菇类品种之一,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及商业生产潜力。但由于松茸菇具有独特的生长习性,因此往往在栽培中易出现问题。
目前,国内栽培菌种,大多采用木屑、棉籽皮、玉米芯。出于环保的要求,木屑资源枯竭,棉籽皮资源更有限,而且因我国目前在棉花的种植上,病虫害是一个严重问题,棉蚜虫、棉蛉虫,每年都不同程度的发生,因而每年都要防治几次,而目前防治的主要方法还是化学药物因而棉籽皮中含有农药残留,据中国食品进出口商会食用菌分会资料仅2007年1-4月,中国出口日本的食用菌就有5批次因农药残留超标被封存,因而现在生产食用菌以棉籽皮为原料已不是最佳选择。玉米芯虽然是生产食用菌的原料但资源太少,据调查水稻亩产大都在400公斤左右,而稻草的产量每亩只有100多公斤,而每亩稻糠产量竟达200公斤,稻糠的资源特别丰富。而稻糠栽种类,多停留在小面积试验阶段,还没有大面积商业化生产的成套技术,且多采用的是熟料法,常规发酵法,翻堆时有随机性,由于翻堆时原料的流体性,有自上而下流动的惯性,因而在翻堆时,外边的料不能全部进入中间,中间的料又不能全部到外边,造成原料受热度不均,长期处于中间的30%量温度高,受嗜热放线菌分解的速率高、分解快,易老熟,而外围的分解速度慢,分解率低,纤维素达不到降解程度,这样就会有30%的料出现过熟现象,没后劲,而另有30%'腐熟度不够',温度低,又不能起到杀死杂菌孢子的作用,因而表现出产量低,生产效率低。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松茸菇培养料及培养方法,该松茸菇培养料及培养方法以稻糠作为主料,能够有效地替代松针,为松茸菇的生产提供一种安全、环保的可持续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松茸菇培养料及培养方法,该松茸菇培养料及培养方法不用农药防杂,染杂率大大降低;且能够环保、节省能源、降低成本、提高产量。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松茸菇培养料,其特征是,由下述重量份的组分组成稻糠63-70,松针(叶)5-17,麦麸8-10,玉米面1_3,豆粉1_2,食盐1,生石灰1_3,磷酸二氢钾1-2,石膏l-2,所述本培养料配方中加入生石灰的目的是调节培养料ra值为6.5-7。其中,ra为显色指数,表示赤红色。
优选的,所述松茸菇培养料,由下述重量份的组分组成:稻糠63,松针16,麦麸8,玉米面2,豆粉2,食盐1,生石灰2,磷酸二氢钾2,石膏2。
—种松茸菇培养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拌料,按上述重量份称取培养料备用,
其中,将稻糠颗粒,将石膏、磷酸二氢钾称出压成面状,与麦麸混在一起,拌匀备用,
进一步,将生石灰压成粉,把稻糠和松针平铺在水泥地面上,将玉米面、豆粉、生石灰粉以及石膏、磷酸二氢钾与麦麸的混合物撒在料上翻拌均匀后再平铺在水泥地面上,将食盐用少量水溶解,加入到原料中拌匀,起堆闷料1.5-2小时,在闷料过程中采用层次堆料法翻堆,闷料完毕后,加水调节培养料含水量重量百分含量为70_75%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中懿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中懿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183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