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牛蒡子提取共轭亚油酸的方法及其共轭亚油酸产品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21255.X | 申请日: | 2021-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285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萍;刘恩岐;巫永华;陈安徽;陈飞;刘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P7/64 | 分类号: | C12P7/64;C07C51/48;C07C57/12;C12R1/225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赵红霞 |
地址: | 221018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牛蒡 提取 共轭 油酸 方法 及其 产品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牛蒡子提取共轭亚油酸的方法及其共轭亚油酸产品,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牛蒡子炒制;(2)将炒制后的牛蒡子进行粉碎,粉碎后进行超声波提取获得油状物质;(3)将油状物质、吐温‑80、胆酸钠和水混合,进行均质反应,形成乳化反应体系;(4)向乳化反应体系加入磷酸盐缓冲液和米根霉脂肪酶,进行酶解反应,获得酶解液;(5)将向步骤(4)中的酶解液加入保加利亚乳杆菌培养液进行共轭亚油酸转化,调节转化体系pH为4~6,转化温度为30~45℃,转化时间为20~24h,获得共轭亚油酸转化液;(6)纯化共轭亚油酸转化液即可获得高纯度的共轭亚油酸。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牛蒡子提取共轭亚油酸的方法及其共轭亚油酸产品。
背景技术
公开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一些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牛蒡子为菊科牛蒡属植物牛蒡的干燥成熟果实,牛蒡在江苏、山东、河北等省有大量栽培。牛蒡子中除了活性成分木脂素类物质外,还含有大量脂肪酸油,其中大部分为脂肪酸类成分,其中包括大量的亚油酸。
共轭亚油酸(Conjugated linoleic acid,以下简称CLA)是亚油酸的所有立体和位置异构体混合物的总称,可以看作是亚油酸的次生衍生物。共轭亚油酸是人和动物不可或缺的脂肪酸之一,却是自身无法合成一种具有显著药理作用和营养价值的物质,对人体健康大有益处。大量文献证明,共轭亚油酸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抗突变、抗菌、降低人体胆固醇、抗动脉粥样硬化、提高免疫力、提高骨骼密度、防治糖尿病及促进生长等生理功能。近年来,又有一些临床研究报告证明,共轭亚油酸进入机体后能够增加体能消耗,因此在体重控制方面可以有效降低体内脂肪沉积。目前鲜有从牛蒡子中提取共轭亚油酸的报道。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背景技术,提供一种从牛蒡子提取共轭亚油酸的方法。
具体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在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从牛蒡子提取共轭亚油酸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锅具将牛蒡子在100~150℃下炒制5~10min;
(2)将炒制后的牛蒡子进行粉碎,粉碎后进行超声波提取,提取介质为乙醚,超声波条件为:超声频率为20~40kHz,功率为100~300W,温度30~50℃,超声时间为20~60min;超声波处理结束后,加入无水硫酸钠,过滤,滤液减压蒸馏回收乙醚,获得油状物质;
(3)将油状物质、吐温-80、胆酸钠和水按照质量比例1:0.2~0.3:0.001~0.003:1~2混合,进行均质反应,形成乳化反应体系;
(4)向乳化反应体系加入磷酸盐缓冲液和米根霉脂肪酶,进行酶解反应,获得酶解液;
其中,酶解温度30~45℃,酶解时间为30~180min,pH为7.0~7.5,米根霉脂肪酶的用量为200~300U/mL乳化反应体系;
(5)将向步骤(4)中的酶解液加入保加利亚乳杆菌培养液进行共轭亚油酸转化,调节转化体系pH为4~6,转化温度为30~45℃,转化时间为20~24h,获得共轭亚油酸转化液;
(6)将尿素和乙醇混合,加入步骤(5)中的共轭亚油酸转化液,水浴回流30~60min,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然后在2~4℃下放置18~24h,析出结晶,过滤,采用乙醚洗涤结晶,获得的滤液去除乙醚,加入无水硫酸钠脱水,即可获得高纯度的共轭亚油酸。
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锅具包括但不限于铁锅。
经过试验验证,将牛蒡子在100~150℃下炒制5~10min,能够最大程度的提高亚油酸、亚油酸乙酯和亚油酸甘油三酯含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工程学院,未经徐州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2125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