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高速公路预制梁场路面永临结构转换的沥青路面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22958.4 | 申请日: | 2021-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94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卢伟;蒋双全;董武斌;于志兵;刘万春;李海清;周明凯;汪捍东;韩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7/32 | 分类号: | E01C7/32;E01C7/34 |
代理公司: | 成都中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126 | 代理人: | 王岗 |
地址: | 61004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高速公路 预制 路面 结构 转换 沥青路面 | ||
1.一种用于高速公路预制梁场路面永临结构转换的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沥青路面结构包括沥青路面、改性沥青同步碎石封层(4);水泥稳定碎石基层(5);预制梁场混凝土路面(6);预制梁场级配碎石基层(7);沥青路面分为沥青路面上面层(1);沥青路面中面层(2);沥青路面下面层(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高速公路预制梁场路面永临结构转换的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预制梁场混凝土路面(6)和预制梁场级配碎石基层(7)形成原预制梁场路面结构(43cm),即采用22cmC20水泥混凝土面层+21cm级配碎石基层组成,满足梁场对硬化路面的需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高速公路预制梁场路面永临结构转换的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水泥混凝土路面(6)构造设计应满足如下要求:水泥混凝土路面横向按3.75~4.5米宽划分板块(路基宽度26m),设置纵缝;纵向按5.0米划分板块,设置假缝型横向缩缝;中分带位置按2m宽设置板块(在中分带设置绿化带时可对混凝土板块方便挖除,新泽西中分带不必进行挖除);混凝土路面纵、横向接缝应清缝、采用聚氨酯进行灌缝;梁场使用完毕后,原路面结构进行永临转换,直接利用原预制场硬化路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高速公路预制梁场路面永临结构转换的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速公路路基段预制梁场路面永临结构转换的沥青路面结构(89cm),即采用4cm改性沥青混合料上面层+改性乳化沥青黏层+6cm改性沥青混合料中面层+改性乳化沥青黏层+8cm普通沥青混合料下面层+改性乳化沥青黏层+改性沥青同步碎石封层+28cm水泥稳定碎石上基层+22cmC20水泥混凝土面层+21cm级配碎石基层组成,经采用路面结构专业计算软件计算满足设计年限内行车荷载对路面结构的要求;在原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水泥稳定碎石之前,应对破损混凝土路面彻底处治,并在水泥混凝土路面上满铺固定土工钢塑复合格栅,用以预防接缝位置反射裂缝发展至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高速公路预制梁场路面永临结构转换的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路基要求:路基顶面回弹模量不低于50MPa(重交通等级);路基竣工后,其顶面压实度按重型击实标准不得低于96%,检测路基非平衡湿度条件下的代表弯沉值不得超过180×10-2mm;
(2)路面结构层施工前首先应对设计图纸进行充分核实,预先进行纵、横
向排水设施及管线预埋施工,中分带形式的确认;
(3)级配碎石要求:级配碎石CBR值应大于80%,在最佳含水量时进行碾压,按重型击实试验法确定的压实度不小于96%;检测级配碎石基层的代表弯沉值不得超过150×10-2mm;级配碎石层应采用摊铺机铺筑,施工时应尽可能减少混合料的离析,摊铺时应设专人对已发生离析的部分,及时更换新的混合料,以消除离析现象;纵横向接缝的处理应采用搭接拌和,整平后一起进行碾压密实;碾压完毕后应及时封闭交通并尽快摊铺上层;
(4)水泥混凝土设计抗弯拉强度为3.0MPa(可靠度系数为1.25),最大水灰比为0.44;要求至少采用小型成套机具施工设备,拌和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横向施工缝设在横向缩缝或胀缝处,多车道施工缝不应设在同一断面上;水泥路面铺筑完成后应立即开始养生,采用覆盖洒水养生方式,表面应始终保持湿润,养生期间应禁止车辆通行;
(5)土工钢塑复合格栅型号采用GSGS50-50,原材料及铺设质量应进行检验;土工格栅搭接宽度不小于40cm,应采用绑扎连接,铺设时应拉紧并锚固,非施工车辆不得在土工格栅上直接行驶和掉头;
(6)填缝料采用聚胺酯类填缝料,应与混凝土板壁粘结牢固、回弹性好、不溶于水;表干时间不大于4h,失黏~固化时间不大于10h,拉伸模量(23℃)大于0.4MPa,拉伸模量(-20℃)大于0.6MPa,弹性恢复率不小于90%,定伸黏结性(23℃干态)定伸60%无破坏,(-10℃)拉伸量不小于15mm,固化后针入度20~40(0.1mm),耐水性(水泡4d黏结性)定伸60%无破坏;填缝前必须将缝内清扫干净并保持干燥,填缝料必须将缝隙充满并填塞密实;
(7)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透层、改性乳化沥青黏层、改性沥青同步碎石封层、沥青面层施工应按现行施工技术规范及设计要求施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2295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