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驾驶员状态监测方法、装置、车载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23047.3 | 申请日: | 2021-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39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0 |
发明(设计)人: | 韩燕;张恒;郭晋文;李英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智加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W40/08 | 分类号: | B60W40/08;B60W40/09;B60W50/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邢少真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驾驶员 状态 监测 方法 装置 车载 终端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驾驶员状态监测方法、装置、车载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属于自动驾驶技术领域。本申请通过基于驾驶员的手部状态信息,来确定对应的报警阈值时长,不同的手部状态信息对应对于不同的报警阈值时长,以便在对第一驾驶员状态信息进行监测时,在更加符合驾驶员手部状态的报警阈值时长内,监测到第一驾驶员状态信息满足报警条件的情况下,再进行报警,由于引入了手部状态信息和第一驾驶员状态信息的融合处理机制,使得报警结果更加准确,从而能够在实现对驾驶员状态的监测的基础上,有效减少误报情况的出现,提高驾驶员状态监测结果的可靠程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自动驾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驾驶员状态监测方法、装置、车载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汽车的出现使得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随着科技的发展,尤其是智能计算的飞速发展,自动驾驶技术逐渐成为汽车行业研究的热点,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对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推动作用。而在自动驾驶车辆的研发过程中,为减少行车安全问题的出现,往往需要经过多次实际行驶过程,来对自动驾驶车辆进行测试,进而基于测试结果来对自动驾驶车辆进行改进。
按照自动驾驶路测细则的规定,在自动驾驶车辆的测试过程中,需要在自动驾驶车辆中配置驾驶员,由驾驶员来监控自动驾驶车辆的状态,进而在车辆处于不适合自动驾驶的状态,或系统提示需要人工操作时,及时接管车辆,以保证测试过程的安全。然而在自动驾驶车辆的行驶过程中,由于无需驾驶员手动控制车辆,因而驾驶员很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导致无法及时接管车辆。因此,亟需一种驾驶员状态监测方法,来对驾驶员的状态进行监测。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驾驶员状态监测方法、装置、车载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能够在实现对驾驶员状态的监测的基础上,有效减少误报情况的出现,提高驾驶员状态监测结果的可靠程度。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驾驶员状态监测方法,该方法包括:
在车辆处于自动驾驶状态下,获取驾驶员的手部状态信息,该手部状态信息用于指示该驾驶员对方向盘的握持状态;
基于该手部状态信息,确定该手部状态信息对应的报警阈值时长,不同手部状态信息对应于不同的报警阈值时长;
对该驾驶员的第一驾驶员状态信息进行监测,该第一驾驶员状态信息基于对该驾驶员进行图像识别确定;
若在该报警阈值时长内监测到该第一驾驶员状态信息满足报警条件,则生成报警信息,该报警信息用于提示该驾驶员的状态不符合安全驾驶条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基于该手部状态信息,确定该手部状态信息对应的报警阈值时长,包括下述任一项:
若该手部状态信息为脱手状态,则将该报警阈值时长确定为第一目标时长;
若该手部状态信息为轻握状态,则将该报警阈值时长确定为第二目标时长;
若该手部状态信息为重握状态,则将该报警阈值时长确定为第三目标时长;
其中,该第一目标时长小于该第二目标时长,且该第二目标时长小于该第三目标时长。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驾驶员状态信息包括疲劳状态信息、分神状态信息和驾驶员行为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手部状态信息通过驾驶员脱手检测系统获取得到,该第一驾驶员状态信息通过驾驶员状态监控系统获取得到;
该方法还包括:
获取该驾驶员脱手检测系统的工作状态,以及该驾驶员状态监控系统的工作状态;
若该驾驶员脱手检测系统和该驾驶员状态监控系统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则允许进入自动驾驶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智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智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230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