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架空输电线路施工用山地重载双轨式运输车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24263.X | 申请日: | 2021-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477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5 |
发明(设计)人: | 陈铸;陈历祥;林韬;林建;陈弘;陈锦东;张闻森;陈财文;朱骁逸;白冰峰;张国洪;李万立;吴念沁;梁君宇;赵晴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福建省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B13/00 | 分类号: | B61B13/00;E01B25/00;B61D15/00 |
代理公司: | 福州科扬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001 | 代理人: | 李晓芬 |
地址: | 350003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架空 输电 线路 施工 山地 重载 双轨 运输车 及其 方法 | ||
1.一种架空输电线路施工用山地重载双轨式运输车,其特征在于:包括铺设于架空输电线路上的双轨式运输轨道(1),所述双轨式运输轨道(1)上设置有用于承载货物的拖斗(2)以及用于牵引所述拖斗(2)行进的机头(3),所述承载货物的拖斗(2)底部设置有与所述双轨式运输轨道(1)配合的滚轮组件(4),所述滚轮组件(4)中包括用于主动刹停的碟刹片(41)和液压卡钳(42),所述机头(3)和拖斗(2)之间通过泄压式缓冲装置(5)连接,所述泄压式缓冲装置(5)的泄压旁路与所述液压卡钳(42)控制连接;
所述双轨式运输轨道(1)包括驱动轨(101)以及平行于驱动轨(101)的辅助轨(102),所述驱动轨(101)的底部固定设置有驱动齿条(103);
所述泄压式缓冲装置(5)包括气压活塞筒(501)和限位端盖(502),所述气压活塞筒(501)的内腔设置有气压活塞(510)和缓冲压簧(506),所述气压活塞(510)通过球铰链(503)连接有连杆(504),所述连杆(504)的端部以及所述气压活塞筒(501)的封闭端均分别设置有与所述拖斗(2)和机头(3)连接的万向铰链(505),所述气压活塞筒(501)的贴近所述机头(3)一端的侧壁设置有泄压阀(507),所述泄压阀(507)的排压主路依次连接有节流阀(508)和消音器(509),所述泄压阀(507)的排压旁路与所述液压卡钳(42)控制连接;
所述泄压阀(507)的排压旁路通过管路连通至一气液压转换筒(43),所述气液压转换筒(43)内腔设置有气液压转换活塞(44)和复位压簧(45),所述气液压转换筒(43)内腔一侧填充有液压油(46),所述气液压转换筒(43)填充有液压油一端通过管路与所述液压卡钳(42)控制端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架空输电线路施工用山地重载双轨式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轨(101)和辅助轨(102)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杆(104),所述支撑杆(104)的底端嵌埋于地下,所述支撑杆(104)包括直撑式和斜撑式,所述直撑式和斜撑式的分布间距分别为3m和6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架空输电线路施工用山地重载双轨式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头(3)的底部包括骑跨于所述驱动轨(101)两侧的机头支架(301),所述机头支架(301)上转动安装有驱动齿轮(302),所述驱动齿轮(302)由所述机头(3)动力输出端驱动并与所述驱动齿条(103)啮合传动输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架空输电线路施工用山地重载双轨式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齿轮(302)和驱动齿条(103)的齿形为波浪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架空输电线路施工用山地重载双轨式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拖斗(2)的前后两端均分别设置有用于承放货物的托架(20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架空输电线路施工用山地重载双轨式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组件(4)包括滚轮支架(401)以及设置于所述滚轮支架(401)两侧的侧护板(402),两侧所述侧护板(402)之间通过轮轴上下各设置有一对抵接于所述双轨式运输轨道(1)上的上行轮组(403)和下行轮组(404),所述下行轮组(404)的轮轴上设置有所述碟刹片(41),所述侧护板(402)上安装有与所述碟刹片(41)配合的液压卡钳(42)。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架空输电线路施工用山地重载双轨式运输车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双轨式运输轨道(1)的轨道路径勘察;
步骤S20:双轨式运输轨道(1)的组立安装;
步骤S30:采用人力向拖斗(2)中装载砂石料接着进行步骤S50:或者采用起重工具车向拖斗(2)的托架(201)上铺设钢板,之后再装载长重塔材,接着进行步骤S50;
步骤S40:对长重塔材进行防滑防脱固定绑扎;
步骤S50:启动机头(3)驱动拖斗(2)沿双轨式运输轨道(1)将货物运输至目的点;
步骤S60:将货物从拖斗(2)上卸车;
步骤S70:执行步骤S30,直至运输任务完成;
步骤S80:运输车退场或者转场,并结束工作任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福建省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福建省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2426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