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薄状料件的吸附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25353.0 | 申请日: | 2021-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476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发明(设计)人: | 贺宇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科亚迪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90 | 分类号: | B65G47/90 |
代理公司: | 苏州隆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6 | 代理人: | 周子轶 |
地址: | 215323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薄状料件 吸附 机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薄状料件的吸附机构,包括第一吸附单元和气路单元,所述第一吸附单元包括第一本体,所述第一本体上开设有多个吸附孔,多个所述吸附孔的第二端朝向薄状料件设置;所述第一本体朝向所述薄状料件的端面向内凹陷形成导流槽,其中至少一个所述吸附孔对应设置有所述导流槽,所述导流槽的第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本体的外侧壁处、第二端延伸至所述第一本体的内侧壁处,以使得所述导流槽内朝向所述吸附孔流动的气流流速大于所述薄状料件背离所述第一本体一侧的气流流速。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优点:采用第一吸附单元的设置,通过真空吸附结合薄状料件两侧的气流流速的设计,能够有效保证吸附机构对薄状料件吸附的有效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搬运技术领域,具体的是一种用于薄状料件的吸附机构。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描述仅提供与本发明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而不构成现有技术。
试纸是薄状料件最常见的表现方式之一,试纸的生产通常都是流水线作业,其中通过对吸附后的试纸进行转移是必要工序之一。其中试纸包括导流层、检测层以及吸水层,其中所述导流层的导流纤维由于孔隙较大,在吸附的过程中通常由于漏气较多,导致吸附力不足以吸住所述导流层进而使得试纸在搬运过程中掉落。
目前对于上述的掉落的现象,厂商普遍采用的是加大吸嘴的吸附力,这样一方面并不能完全解决试纸掉落,另一方面也较容易对试纸的表面造成损伤。
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发明的背景技术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薄状料件的吸附机构,其采用第一吸附单元的设置,通过真空吸附结合薄状料件上下两侧的气流流速的设计,能够有效保证吸附机构对薄状料件吸附的有效性。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薄状料件的吸附机构,包括第一吸附单元、能够对所述第一吸附单元提供负压的气路单元,
所述第一吸附单元包括第一本体,所述第一本体上开设有多个吸附孔,每个所述吸附孔的第一端与所述气路单元连通、第二端朝向薄状料件设置以吸附所述薄状料件;
所述第一本体朝向所述薄状料件的端面向内凹陷形成导流槽,其中至少一个所述吸附孔对应设置有所述导流槽,所述导流槽的第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本体的外侧壁处、第二端延伸至所述第一本体的内侧壁处,以使得所述导流槽内朝向所述吸附孔流动的气流流速大于所述薄状料件背离所述第一本体一侧的气流流速。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本体朝向所述薄状料件的端面上凸起形成有间隔设置的两个定位块,每个所述定位块上均对应开设有所述吸附孔。
进一步地,还包括与所述气路单元连通的第二吸附单元,其中所述第一吸附单元具有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所述第一吸附单元能够在吸附方向上相对所述第二吸附单元移动,以使得所述第一吸附单元能够从所述第一工位处越过所述第二吸附单元运动至第二工位处。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吸附单元包括第二本体,均布设置在所述第二本体上的多个吸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吸附单元还包括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本体连接并推动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薄状料件抵接。
进一步地,包括能够控制所述气缸伸出或缩回的电磁阀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气路单元的进口处设置有能够使其具有负压环境的真空一体阀组件。
借由以上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科亚迪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昆山科亚迪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253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