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消防车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25457.1 | 申请日: | 2021-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000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倪军;刘玉伟;王丽红;程继国;高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明光浩淼安防科技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33/04 | 分类号: | B62D33/04;B60P3/11;A62C27/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兴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8 | 代理人: | 朱波 |
地址: | 2394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无人机 消防车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消防车,包括消防车本体,消防车本体上依次承载有乘务舱以及厢体,所述厢体为双层结构,上下两层结构之间通过基架连接;上层包括铰接在基架左右两侧的顶罩舱门,基架上安装有托举平台;下层包括铰接在基架左右两侧的下侧掀门,下侧掀门下方配设有滑动平台,托举平台以及滑动平台均用于安置无人机,乘务舱内安装有控制台用于指挥控制无人机。本发明的消防车设计成双层机构,设计合理;上下两层均可容置无人机,上层的两侧顶罩舱门关闭时,可形成相对密闭的厢体,打开两侧顶罩舱门时,通过乘务舱内的控制台即可指挥控制上层的托举平台上的无人机(可以为大型无人机)出动执行相关任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消防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消防车。
背景技术
无人机消防作为一种新型工业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在国内已有不少消防机构使用无人机成功进行过火场侦查监测、抛投救援物资等尝试,效果非常明显。
精准、直观、全面的火场分析数据的整体解决方案可以使得现场救援得到及时的信息,在此基础之上的侦察一体多功能消防无人机,特别是近火场仍然可执行任务的消防无人机少之又少,因技术、工程、资金问题,鲜有人敢触碰。专家认为,随着科技普及,无人机也逐渐进入大家的视野,其中工业级无人机也逐渐应用到各个领域当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尤其以消防为主的高危领域,运用无人机来代替部分人力行动,对消防行业来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无人机在消防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无人机的优势特点,在消防中能够得到体现与发挥,结合消防部队的实战需求,无人机在消防部队当中可以发挥许多作用。
基于此,现急需一种布局合理、设计新颖的基于无人机的消防车。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消防车,通过合理利用以及设计消防车的结构空间,消防车搭配无人机进行快速作业,能够更加安全高效的对火灾进行救援处理,使用效果显著。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消防车,包括消防车本体,所述消防车本体上依次承载有乘务舱以及厢体,所述厢体为双层结构,上下两层结构之间通过基架连接;上层包括铰接在基架左右两侧的顶罩舱门,所述基架上安装有托举平台;下层包括铰接在基架左右两侧的下侧掀门,所述下侧掀门下方配设有滑动平台,所述托举平台以及滑动平台均用于安置无人机,所述乘务舱内安装有控制台用于指挥控制无人机。
进一步的,所述基架为″倒T字型″,中间为储存仓用于存储消防工具以及设备,所述下层还设有弹药仓,所述厢体的后端设有后上掀门。
进一步的,所述乘务舱上设有车顶人梯口以及车顶遥控台,所述车顶遥控台用于发射以及接收无人机信号。
进一步的,所述托举平台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安装的起落架、升降支架、电动推杆、固定支架以及推杆固定支架,所述升降支架包括从中间部相互转动连接的第一翻转支架以及第二翻转支架,所述第一翻转支架以及第二翻转支架的两端均分别与起落架、固定支架进行铰接以及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支架的底部连接推杆固定支架,所述电动推杆的伸缩端与第二翻转支架的中间部相连,电动推杆的固定端与推杆固定支架相连。
进一步的,还包括起落架自锁机构,当起落架自锁机构位于起落架底部时,所述起落架自锁机构安装于第二翻转支架的顶部,当起落架上升或下降时,第二翻转支架的顶部在起落架底部自由左右滑动,从而驱使起落架自锁机构水平位移对无人机进行解锁以及锁定。
进一步的,当起落架自锁机构位于起落架顶部时,所述起落架自锁机构包括压杆、摆杆、固定架以及同步推杆,所述固定架通过两个摆杆铰接连接有压杆,其中,一个摆杆的中间部与同步推杆的伸缩端相连,同步推杆的固定端与固定架的后端相连,通过同步推杆的伸缩驱动压杆前后移动从而进行锁定以及解锁无人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明光浩淼安防科技股份公司,未经明光浩淼安防科技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254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