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BMP7基因缺失外周血间充质干细胞的建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25619.1 | 申请日: | 2021-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52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原福贞;余家阔;杨梦;叶景;许冰冰;陈有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N5/0775 | 分类号: | C12N5/0775;C12N15/12;C12Q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天河万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18 | 代理人: | 张修彦 |
地址: | 10019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bmp7 基因 缺失 外周血间充质 干细胞 建立 方法 | ||
1.一种BMP7基因缺失外周血间充质干细胞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采集、冻存、传代外周血干细胞;
2)根据BMP7基因序列,设计sgRNA序列;
3)sgRNA活性检测,确定最优sgRNA,最优sgRNA序列为GGCGAGTGAGGAGGCGGGCG,具体步骤包括:
a.将寡核苷酸双链连接到pX330载体上,再将连接产物转化至E coli DH5α感受态细胞中,扩大培养,提取质粒;
b.将之前构建好的sgRNA与Cas9共表达的91个载体分别转染至293T细胞中;
c.提取步骤b细胞的mRNA,反转录为cDNA,用设计好的引物进行PCR;
d.酶切步骤c中的PCR产物;
e.通过是否有切开后的相对小的两条目的条带以及被切开的条带所占的比例选择切割效率最高的sgRNA;
4)将步骤3)中切割效率最高的sgRNA和嘌呤霉素抗性的PGK-puro质粒电转到外周血间充质干细胞;
5)基因敲除验证;
6)将基因敲除细胞进行测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BMP7基因缺失外周血间充质干细胞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PCR引物序列为PrimerF:TTGGAAGAGGGTGGGTTG,Prime rR:TGTCTGAGTCAAGATGGAG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BMP7基因缺失外周血间充质干细胞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PCR反应体系为2×Phanta Max Buffer 25μL,Phanta Max Su per-Fidelity DNA Polymerase 1μL,dNTP Mix 1μL,PrimersF 2μL,PrimersR 2μL,cD NA 1μL,ddH2O补足50μ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BMP7基因缺失外周血间充质干细胞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PCR反应程序为:98℃预变形3min;(98℃变性15s;65℃退火15s;72℃延伸1min;2-4步共35个循环);72℃延伸5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BMP7基因缺失外周血间充质干细胞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因敲除验证使用T7核酸内切酶Ⅰ进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BMP7基因缺失外周血间充质干细胞的应用,其征在于,所述的BMP7基因缺失外周血间充质干细胞,用于筛选促成骨形成药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未经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2561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