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BMP7基因缺失外周血间充质干细胞的建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25619.1 | 申请日: | 2021-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52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原福贞;余家阔;杨梦;叶景;许冰冰;陈有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N5/0775 | 分类号: | C12N5/0775;C12N15/12;C12Q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天河万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18 | 代理人: | 张修彦 |
地址: | 10019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bmp7 基因 缺失 外周血间充质 干细胞 建立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BMP7基因缺失外周血间充质干细胞的建立方法,具体步骤包括:1)根据BMP7基因序列,设计sgRNA序列;2)sgRNA活性检测,确定最优sgRNA,最优sgRNA序列为GGCGAGTGAGGAGGCGGGCG;3)将步骤2)中切割效率最高的sgRNA和嘌呤霉素抗性的PGK‑puro质粒电转到外周血间充质干细胞;4)基因敲除验证;5)将基因敲除质粒进行测序,本发明构建的BMP7基因缺失外周血间充质干细胞,可用于筛选促成骨形成药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BMP7基因缺失外周血间充质干细胞的建立方法。
背景技术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属于成体干细胞的一种,主要来源于发育早期的中胚层和外胚层,具有自我更新、自我增殖和多向分化的能力,可分化为软骨细胞、骨细胞、脂肪细胞、肌肉细胞、神经细胞、施万细胞等,存在于外周血、骨髓、脐带血、皮肤、胎盘、羊水、牙髓等,其中骨髓组织中的含量最为丰富,外周血间充质干细胞(peripheral blood-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PBMSCs)相对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以下优点:1.来源更加广泛;2.取材更加方便,临床上可操作性强;3.取材过程中减少组织损伤,降低局部组织感染的风险;4.降低医疗成本,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骨形成因子蛋白可以诱导骨形成,在组织胚胎发育、细胞的生长、分化、迁移凋亡中具有关键作用。骨形成因子7(BMP7)是TGF-β超家族的一员,其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不仅促进骨的再生,而且对肾脏高糖损伤和纤维化具有重要的保护功能,其在动物发育调控和器官生成、乳腺和前列腺肿瘤的发生发展等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功能。
将外周血充质干细胞的BMP7基因缺失,可以抑制其向成骨细胞分化,利用此模型,可以筛选促成骨形成药物,也可以研究BMP7的信号通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建立BMP7基因缺失的外周血间充质干细胞;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因打靶试剂盒,所述试剂盒包括两条Oligo序列,其序列为ACACCGGCGAGTGAGGAGGCGGGCGG(Seq ID No.1)AAAACCGCCCGCCTCCTCACTCGCCG(Seq IDNo.2),使用该试剂盒可以用于BMP7基因表达的沉默。
进一步的,本发明提供一种BMP7基因缺失外周血间充质干细胞的建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1.采集、冻存、传代外周血干细胞;
2.构建BMP7基因敲除外周血干细胞
2.1根据BMP7基因序列,设计sgRNA序列;
在NCBI上查询人BMP7基因序列(NM_001719,Seq ID No.3),根据CRISPR/Cas9敲除原理,在http://zifit.partners.org/ZiFiT/CSquare9Nuclease.aspx上设计BMP7靶位点;
2.2sgRNA活性检测,确定最优sgRN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未经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256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