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疤痕修复的载白喉毒素的微针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26429.1 | 申请日: | 2021-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04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赵远锦;陈国璞;王月桐;商珞然;张大淦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鼓楼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8/16 | 分类号: | A61K38/16;A61K9/00;A61P17/02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刘佳慧 |
地址: | 21000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疤痕 修复 白喉毒素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用于疤痕修复的载白喉毒素的微针,其特征在于:
微针为载有白喉毒素的水凝胶微针;
微针由混合有白喉毒素的水凝胶前体溶液固化制得;
水凝胶前体选自壳聚糖、明胶、丝素蛋白、透明质酸、海藻酸钠、聚乙烯醇、聚乙二醇、羧甲基纤维素、甲基丙烯酸酯明胶、聚乙二醇双丙烯酸酯、聚乳酸、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聚乙烯吡咯烷酮、聚多巴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疤痕修复的载白喉毒素的微针,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白喉毒素在水凝胶前体溶液中的混合浓度为小于1mg/m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疤痕修复的载白喉毒素的微针,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微针的基底厚度为200μm~2mm,针体高度为50μm~1mm,底座直径为50~400μm,针尖距为200μm~2mm,基底尺寸为0.5-15cm×0.5~15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疤痕修复的载白喉毒素的微针,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水凝胶前体溶液的体积浓度小于等于100%。
5.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疤痕修复的载白喉毒素微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白喉毒素粉末与水凝胶前体溶液混合均匀;
步骤二、通过激光刻蚀硅胶基板制作微针模板;将混合有白喉毒素的水凝胶前体溶液滴入微针模板,排出气泡,固化水凝胶前体溶液,得到微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疤痕修复的载白喉毒素微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中,步骤二中,排出气泡的方法为放入真空干燥机内真空3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鼓楼医院,未经南京鼓楼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2642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