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红外理疗仪的高精度温控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27570.3 | 申请日: | 2021-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15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陈锴楷;邵西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亳州联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N5/06 | 分类号: | A61N5/06;G05D23/20 |
代理公司: | 合肥律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7 | 代理人: | 夏舜 |
地址: | 236800 安徽省亳州市经开区酒***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红外 理疗仪 高精度 温控 电路 | ||
本发明涉及温控电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红外理疗仪的高精度温控电路,包括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接入用于检测电网过零点的过零检测模块,控制单元接入用于检测加热装置工作温度的测温模块,控制单元连接用于驱动光电可控硅的光电可控硅驱动模块,光电可控硅驱动模块连接用于根据光电可控硅工作状态控制加热装置工作状态的双向可控硅功率控制模块,控制单元基于过零检测模块、测温模块的检测信号调节输出信号的占空比,改变双向可控硅功率控制模块中双向可控硅的导通角;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输出温度的控制不够精确稳定的缺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温控电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红外理疗仪的高精度温控电路。
背景技术
红外理疗仪常用于康复治疗中,可穿过皮肤,直接使肌肉、皮下组织等产生热效应,加速血液物质循环,能够起到增加新陈代谢、减少疼痛、增加肌肉松弛的效果。
目前市场上的大功率红外理疗仪一般是通过RC充电电路控制双向触发二极管DIAC的导通时间,进而控制可控硅的导通角。当DIAC导通时,控制可控硅导通,加热装置得电,开始加热。用户通过电位器调节RC充电电路的充电时间,即可调节可控硅的导通角,进而达到调节输出温度的目的。
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缺点:1)电路采用电容充电时间控制导通角,由于电容存在温度系数误差,因此导通角会随着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加热装置的输出温度也会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控制效果不佳;2)缺少反馈环路,当电网电压变化时,输出功率不是一定的,进而导致温度控制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红外理疗仪的高精度温控电路,能够有效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输出温度的控制不够精确稳定的缺陷。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用于红外理疗仪的高精度温控电路,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接入用于检测电网过零点的过零检测模块,所述控制单元接入用于检测加热装置工作温度的测温模块,所述控制单元连接用于驱动光电可控硅的光电可控硅驱动模块,所述光电可控硅驱动模块连接用于根据光电可控硅工作状态控制加热装置工作状态的双向可控硅功率控制模块;
所述控制单元基于过零检测模块、测温模块的检测信号调节输出信号的占空比,改变双向可控硅功率控制模块中双向可控硅的导通角。
优选地,所述过零检测模块包括交流双向光耦T2,所述交流双向光耦T2的输入端接入第一低通滤波电路,所述交流双向光耦T2的输出端通过上拉电阻R14、第二低通滤波电路连接控制单元。
优选地,所述第一低通滤波电路包括分别接入交流双向光耦T2输入端的电阻R15、R17,以及并联于交流双向光耦T2输入端之间的电容CY1;所述第二低通滤波电路包括电阻R16、电容C7。
优选地,所述测温模块包括仪表放大器U2,所述仪表放大器U2的输入端通过惠斯通电桥接入铂热电阻,所述仪表放大器U2上连接有电阻R6,所述仪表放大器U2的输出端通过限流电阻R18连接控制单元。
优选地,所述惠斯通电桥包括电阻R8、R9、R13,以及铂热电阻。
优选地,所述光电可控硅驱动模块包括输入端接入控制单元的光电可控硅U1,所述光电可控硅U1的输出端通过过流保护电路、滤波电容C4连接双向可控硅功率控制模块,所述光电可控硅U1的输出端与滤波电容C4之间并联有防误触发电路。
优选地,所述过流保护电路包括串联的电阻R2、R3、R4、R5,所述防误触发电路包括串联的电阻R11、R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亳州联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亳州联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275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