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27868.4 | 申请日: | 2021-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67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杜池敏;吴鑫;詹润;宋艳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全和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471/04 | 分类号: | C07D471/04;C09K1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俞炯 |
地址: | 300450 天津市滨海新区经济技术***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荧光 探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有机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其中荧光探针通过化合物Ⅰ经内成环、缩合、羟基消除步骤制备得到。该荧光探针具有较好的修饰性,修饰时不易产生副产物,且合成较为简单,产率较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有机合成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荧光素类荧光探针是一种常用生物荧光探针,其在金属离子检测方面具有广泛的运用,被广泛地运用于生物体内和自然环境中。
荧光素的分子结构中,其分子结构如图1所示。其中,当需要对1~4号位碳进行修饰时,常会有副反应发生在在6号位和11号位上,因此对其修饰较为困难。
发明内容
为了获得一种修饰性能较强的荧光探针,本申请提供一种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
首先,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荧光探针,其化学式如下所示: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分子上部分结构为内酰胺二氢吡啶体系,其具有较大的共轭体系的同时,氮上的孤对电子对于共轭体系的富电子程度有着较大的提升作用,使得酯基上非常容易发生酯交换反应,而且由于酯基相较于其他基团较为稳定,因此合成过程中,可以起到保护乙酰基的作用,使得该化合物较为容易合成,合成成本较低。
其次,本申请提供一种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对化合物Ⅰ,在碱作用下,使之形成内环,得到化合物Ⅱ,具体反应如式Ⅰ所示;
(2)将化合物Ⅱ与2-氯间二苯酚进行反应,得到化合物Ⅲ,具体反应式如式Ⅱ所示;
(3)在酸作用下,使化合物Ⅲ中的羟基消除,得到化合物Ⅳ,具体反应如式Ⅲ所示;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化合物Ⅰ在碱作用下内成环的方式,得到化合物Ⅱ,式Ⅰ的反应转化率较高,基本无副反应,且后续进一步发生缩合反应和消除反应可以在同一体系下进行,整体产率较高,分离方便,具有较好的经济效应。
可选的,化合物Ⅰ通过如下方法进行合成:
将2-(1,2-二氢吡啶基)乙酰氯(后称化合物Ⅵ)与2-卤代甲酰丙二酸二乙酯(后称化合物Ⅶ)进行反应,制备得到化合物Ⅴ,再将化合物Ⅴ与2-氯苯酚进行酰基化反应,得到化合物Ⅰ,具体反应如式Ⅳ和式Ⅴ所示:
其中,X为氯或溴。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化合物Ⅵ和化合物Ⅶ为初始原料,对化合物Ⅰ进行制备,原料简单易得,副产物少,符合绿色合成的理念,具有较好的环保效应和经济效应。
可选的,化合物Ⅰ的合成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化合物Ⅶ以10~100mM的浓度溶解于溶剂Ⅰ中,并加入碱Ⅰ,保持混合均匀,随后在5~20min内向其中分批投入化合物Ⅵ,充分反应后得到混合体系Ⅰ;
S2、向上述混合体系Ⅰ中,加入酸Ⅰ调节至酸性,继续加入2-氯苯酚,充分反应后,得到混合体系Ⅱ;
所述溶剂Ⅰ为非芳香族非质子溶剂,所述碱Ⅰ为可溶于溶剂Ⅰ的有机碱;所述碱Ⅰ的用量为化合物Ⅶ物质的量的3~10倍,步骤S1反应温度为20~40℃,所述化合物Ⅵ与化合物Ⅶ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1.1),所述酸Ⅰ为三氟乙酸或三氟甲酸,所述2-氯苯酚与化合物Ⅵ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05~1)∶1,步骤S2反应温度为20~80℃,且不高于溶剂Ⅰ的沸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全和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天津全和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278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海蛎子船体外板油漆配方
- 下一篇:含碳金矿石的预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