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车线束自动穿管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27950.7 | 申请日: | 2021-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638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周威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博虎电动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08 | 分类号: | H02G1/08;F16N11/08;B08B1/04;B08B1/0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卓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77 | 代理人: | 刘栋栋 |
地址: | 221700 江苏省徐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车 自动 设备 | ||
本发明属于电动车电子机械技术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电动车线束自动穿管设备,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顶端设置有放线单元和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位于放线单元放线一侧;所述固定座顶端通过固定柱设置有导线筒;所述工作台上通过移动单元连接有L形板,且L形板远离工作台的端部底端通过固定柱固接有三爪卡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车线束自动穿管设备,以解决放线单元推动线束穿入套管内时,不能将线束和套管的中心线完全对准重合,易造成线束穿管出现线束刮划套管内壁,甚至出现线束穿管失败的情况,降低线束穿管的效率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动车电子机械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电动车线束自动穿管设备。
背景技术
在电动车电子器件中,需要用到电子线束,电子线束是指由铜材冲制而成的接触件端子(连接器)与电线电缆压接后,外面再塑压绝缘体或外加金属壳体等,以线束捆扎形成连接电路的组件,防止电子线束被损坏,通常需要将线束套入一个软管内,对电子线束进行保护作用。
现有技术中也出现了一些关于电动车电子机械技术的技术方案,如申请号为2020105561332的一项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子线束加工用穿管装置,包括工作台、放线装置、定位装置、穿管装置、切线装置和输送装置,所述工作台顶部上设有与放线装置相配合的滑槽,所述放线装置设置在工作台顶部且与滑槽滑动配合,所述定位装置设置在工作台上且位于放线装置的旁侧,所述穿管装置设置在工作台顶部上且与放线装置呈同一水平面上,切线装置设置在定位装置上且切线装置的输出端竖直向下,所述输送装置设置在穿管装置的下方且固定在工作台上,本发明通过放线装置放线,利用定位装置辅助有效地使放出的线束是笔直的,提高了穿管效率,穿完管通过输送装置输送走,防止大量穿好的线束管堆积在加工装置上,影响线束穿管效果。
现有技术中,放线单元推动线束穿入套管内时,不能将线束和套管的中心线完全对准重合,易造成线束穿管出现线束刮划套管内壁,甚至出现线束穿管失败的情况,降低线束穿管的效率,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车线束自动穿管设备。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以解决放线单元推动线束穿入套管内时,不能将线束和套管的中心线完全对准重合,易造成线束穿管出现线束刮划套管内壁,甚至出现线束穿管失败的情况,降低线束穿管的效率的问题,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动车线束自动穿管设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电动车线束自动穿管设备,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顶端设置有放线单元和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位于放线单元放线一侧;所述固定座顶端通过固定柱设置有导线筒;所述工作台上通过移动单元连接有L形板,且L形板远离工作台的端部底端通过固定柱固接有三爪卡盘;所述三爪卡盘和导线筒的中心线相互重合;所述导线筒外侧壁上均匀固接有三个液压缸,且液压缸内设的液压杆伸入导线筒内,指向导线筒的中心点;现有技术中,放线单元推动线束穿入套管内时,不能将线束和套管的中心线完全对准重合,易造成线束穿管出现线束刮划套管内壁,甚至出现线束穿管失败的情况,降低线束穿管的效率,为此本发明在工作时,放线单元输送的线束通过导线筒输出,在导线筒内设置有一组液压缸,在线束伸出导线筒时,开动液压缸,伸长液压杆,通过一组液压缸同时向导线筒中心点运动,推动线束移动,让线束的中心线和导线筒的中心线重合,套管通过贯穿三爪卡盘固定,三爪卡盘会将套管的中心线和套管的中心线相互重合,因三爪卡盘和导线筒的中心线重合,从而通过三爪卡盘和液压杆作用将线束和套管的中心线对准重合,减少线束穿管误差,提高线束穿管效率,且通过移动单元,能够移动三爪卡盘,让三爪卡盘能够固定套管的中心位置处,保证套管的固定稳定性,再通过三爪卡盘和液压杆之间的固定和推动,能够适用不同内径的套管和线束,增大设备的适用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博虎电动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徐州博虎电动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279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