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耐压型耐腐蚀的电力电缆及其耐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28461.3 | 申请日: | 2021-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04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李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涛 |
主分类号: | H01B9/00 | 分类号: | H01B9/00;H01B7/42;H01B7/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367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压 腐蚀 电力电缆 及其 方法 | ||
1.一种高耐压型耐腐蚀的电力电缆,包括电缆内芯(1)、预留空腔(2)、外防护层(3)、抵触连接件(8)和预设芯层(15),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内芯(1)的外端对接有外防护层(3),且电缆内芯(1)与外防护层(3)之间预留有预留空腔(2),所述外防护层(3)的内侧嵌套安装有嵌套件(4),且嵌套件(4)与预留空腔(2)的内侧相连接,所述外防护层(3)的内侧开设有滑槽(11),且滑槽(11)的内端贯穿安装有活动对接件(5),并且活动对接件(5)与嵌套件(4)的内侧相连接,所述电缆内芯(1)的外表面内端粘接连接有第一气囊(6),且电缆内芯(1)的外表面开设有预留槽(10),所述预留槽(10)的内侧粘接连接有第二气囊(7),且第二气囊(7)与外防护层(3)的内端相连接,并且第二气囊(7)与第一气囊(6)的内侧相连接,所述第二气囊(7)的外侧粘接连接有抵触连接件(8),且抵触连接件(8)与预留槽(10)的外侧相连接,所述外防护层(3)的内端开设有导向槽(9),且导向槽(9)内侧与抵触连接件(8)的外侧相连接,所述外防护层(3)的外侧固定连接凸起层(14),且外防护层(3)的外端粘接连接有粘接保护层(12),所述粘接保护层(12)的内侧开设有容置槽(13),且容置槽(13)与凸起层(14)相连接,所述电缆内芯(1)的内侧粘接连接有预设芯层(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耐压型耐腐蚀的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防护层(3)与电缆内芯(1)内侧的预留空腔(2)内部气体为四氟乙烯,且外防护层(3)的内表面与有第二气囊(7)的外表面相贴合,并且外防护层(3)通过粘接保护层(12)与粘接保护层(12)相互粘接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耐压型耐腐蚀的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套件(4)设置有复位弹簧(401)和贯穿件(402),且嵌套件(4)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贯穿件(402),并且贯穿件(402)与电缆内芯(1)的外侧相连接,同时嵌套件(4)上端活动对接件(5)的外侧嵌套安装有复位弹簧(40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耐压型耐腐蚀的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套件(4)与活动对接件(5)均为铜材质,且嵌套件(4)通过贯穿件(402)等间距设置在电缆内芯(1)的内侧,并且嵌套件(4)通过复位弹簧(401)与活动对接件(5)构成伸缩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耐压型耐腐蚀的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对接件(5)关于嵌套件(4)的中心点等角度设置有3个,且活动对接件(5)与嵌套件(4)和电缆内芯(1)的内侧均构成伸缩结构,并且活动对接件(5)的下端面与第一气囊(6)的外表面相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耐压型耐腐蚀的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囊(6)设置有输气软管(601)和粘接层(602),且第一气囊(6)的外侧贯穿安装有输气软管(601),并且输气软管(601)与第二气囊(7)的边端内侧相连接,同时输气软管(601)的边端内侧等角度设置有粘接层(60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耐压型耐腐蚀的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气软管(601)的边端内侧等角度设置有粘接层(602),且彼此粘接层(602)的外表面相互贴合,并且粘接层(602)为弹性硅胶材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耐压型耐腐蚀的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抵触连接件(8)为弹性橡胶材质,且抵触连接件(8)正视呈圆弧状结构,并且抵触连接件(8)的边端通过导向槽(9)与外防护层(3)的内侧构成伸缩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耐压型耐腐蚀的电力电缆的耐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当该电缆受压的过程中,外侧凸出的活动对接件(5)或粘接保护层(12)将预先受力,进而随之使得活动对接件(5)内移拉伸复位弹簧(401),对接触的第一气囊(6)进行挤压工作,从而使其通过输气软管(601)向末端的第二气囊(7)内部进行供气处理,从而使其膨胀形变对接触的橡胶抵触连接件(8)向两端施力撑开,从而提高外防护层(3)的支撑范围与强度,配合第二气囊(7)有效的对接触的压力进行泄压支撑工作;
S2:该电缆在工作的过程中,通过外防护层(3)、粘接保护层(12)和环形嵌套件(4)之间组成的叠层式的防护结构,可有效的通过电缆外侧等角度分布的活动对接件(5)避免电缆的外侧直接与外界接触,有效的提高电缆的耐腐蚀性能与寿命,同时电缆内端环形结构的嵌套件(4)与贯穿件(402)之间的嵌套结构,可有效的提高电缆的整体支撑强度与稳定性,避免其轻易的受压出现折损的现象;
S3:电缆在进行电力传输的过程中内部存积的热量,将稳定的配合铜材质活动对接件(5)与嵌套件(4),稳定的向外界进行热量传导工作,避免其受热过大,同时凸出外界的活动对接件(5)将稳定的增加该电缆的对接范围,且与地面位置安装时形成接地线的效果,配合预留空腔(2)内部的四氟乙烯气体,有效的保证了电缆的绝缘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涛,未经李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2846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