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病毒医用乳胶制品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30002.9 | 申请日: | 2021-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200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李竟峰;兰黄鲜;宋言峥;左奕;梁伟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恒保健康防护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1/00 | 分类号: | B29C41/00;B29C41/14;B29C41/52;B29B13/02;C08L7/02;C08L71/02;C08L31/04;C08K5/544;C08J7/12;C08J7/06;B29L31/48 |
代理公司: | 北京融智邦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85 | 代理人: | 吴强 |
地址: | 541805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病毒 医用 乳胶制品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病毒医用乳胶制品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乳胶表层经过交联处理后能够牢固链接硅类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二甲基十八烷基[3‑(三羟基硅基)丙基]氯化铵,二甲基十八烷基[3‑(三羟基硅基)丙基]氯化铵与乳胶产品的表面分子进行链接结合后,不但使乳胶制品表层更加光滑,同时使得乳胶制品的分子间相互结合形成了阳性离子,而病毒及致病菌大多带有负电荷,从而使得本发明的乳胶制品具有主动捕获病毒的效果,并使之产生病毒接触性死亡的主动灭菌效果,且工艺简单、操作方便,病毒试液利用率高,合格品率高,绿色环保,易于进行工业化批量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抗病毒医用乳胶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医用手套是用于医用检查、诊断和外科手术操作过程中防止病人和使用者之间交叉感染,也可用于处理受污染医疗材料。
而目前的医用手套仅具有被动防护、隔离病毒的作用,而不具有病毒主动灭活作用,或者,病毒主动灭活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病毒乳胶制品的制备方法及其乳胶制品,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个上述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抗病毒乳胶制品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制备硫化胶乳;
S20.制备交联试液;
交联试液组份按质量计包括:
聚乙二醇 (PEG) 6-8份;
氯聚乙酸乙烯酯 2-4份;
去离子水 88-92份;
S30.制备抗病毒试液;
抗病毒试液组份按质量计包括:
抗病毒试剂 4-8份;
去离子水 92-96份;
所述抗病毒试剂为二甲基十八烷基[3-(三羟基硅基)丙基]氯化铵;
S40.乳胶制品的制备:具体包括:
S41.将模具浸入所述硫化胶乳中,将模具从硫化胶乳中取出,硫化胶乳在模具表面形成一个乳胶膜,将乳胶膜烘干;
S42.将烘干后的乳胶膜浸入交联试液中进行交联处理,后再次烘干,获得交联胶膜;
S43.将交联胶膜浸入抗病毒试液中浸泡设定时间,后烘干;
S44.脱模获得乳胶制品成品。
本发明制备的乳胶制品具有主动及被动抗病毒功能,乳胶表层经过交联处理后能够牢固链接硅类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二甲基十八烷基[3-(三羟基硅基)丙基]氯化铵,二甲基十八烷基[3-(三羟基硅基)丙基]氯化铵与乳胶产品的表面分子进行链接结合后,不但使乳胶制品表层更加光滑,同时使得乳胶制品的分子间相互结合形成了阳性离子(正电荷),而病毒及致病菌大多带有负电荷,从而使得本发明的乳胶制品具有主动捕获病毒的效果,并使之产生病毒接触性死亡的主动灭菌效果。
进一步地,步骤S41中还包括滤沥处理,将模具从硫化胶乳中取出后,将乳胶膜浸入软化水中进行沥滤,形成预沥滤的乳胶膜,之后取出烘干。
乳胶膜经过滤沥处理后,再进行交联处理,滤沥过程中,可以把乳胶中的多余的可溶性物质的去除,且其经过软化水浸泡,乳胶膜分子间的结构变疏松,浸入交联试液中可发生交联链接反应加充分更彻底。
进一步地,干燥方法为低温鼓风干燥,干燥气体的温度为38-4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恒保健康防护有限公司,未经桂林恒保健康防护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3000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