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下腔静脉滤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32539.9 | 申请日: | 2017-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299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1 |
发明(设计)人: | 陈奕龙;黄伟;赵向前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科奕顿生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01 | 分类号: | A61F2/01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胡吉科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静脉 滤器 | ||
1.一种下腔静脉滤器,包括:回收钩、连接部件和多根支撑杆,所述连接部件设置在回收钩的下方,其特征在于,连接部件的下部分出多根第一支撑杆,第一支撑杆的远端分出两根第三支撑杆;第三支撑杆继续向下伸展至其末端;
所述下腔静脉滤器展开时,同一第一支撑杆分出的两根第三支撑杆向不同方向呈弧形展开而远离,并同时使得相邻两根第一支撑杆分出的相邻两根第三支撑杆沿所述弧形展开方向而趋近,且相邻两根第一支撑杆分出的相邻两根第三支撑杆的下部靠拢相触,各支撑杆张开,整体形成滤网状。
2. 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一种下腔静脉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根第一支撑杆以连接部件的下部为中心向外分出并均匀排布;
和/或者同一第一支撑杆分出的两根第三支撑杆以第一支撑杆为中心向外分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下腔静脉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根数为4-8根;所述第三支撑杆根数为8-16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下腔静脉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根数为6根;所述第三支撑杆根数为12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腔静脉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长度为8-16mm;所述第三支撑杆的长度为10-16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腔静脉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两根第一支撑杆分出的相邻两根第三支撑杆靠拢形成相触,且其相触的位置沿滤器径向方向位于两根第三支撑杆的末端的内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腔静脉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两根第一支撑杆分出的相邻两根第三支撑杆的下部在靠近其各自的末端处靠拢相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腔静脉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两根第一支撑杆分出的相邻两根第三支撑杆的下部靠拢相触,并在相触后形成略分叉形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腔静脉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两根第一支撑杆分出的相邻两根第三支撑杆的下部在距离其各自的末端10-15mm范围处靠拢相触。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6-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下腔静脉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远端还分出一根第二支撑杆。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下腔静脉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杆远端的一部分向上或向下弯曲,形成一个钩型,以支撑血管;
或者,所述第二支撑杆为不弯曲的构形。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下腔静脉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杆弯曲部分的长度为4-20毫米,弯曲的曲率半径为3-10毫米,弯曲角度为90-270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下腔静脉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末端端点和第三支撑杆的末端端点均为球状圆头。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下腔静脉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杆和第三支撑杆被配置为适于从内皮组织中抽出。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下腔静脉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杆具有形成所述下腔静脉滤器的支撑血管内壁的第一支撑外缘,所述第三支撑杆具有形成支撑血管内壁的第二支撑外缘,且在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一支撑外缘位于所述第二支撑外缘的内侧并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科奕顿生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科奕顿生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3253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