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下腔静脉滤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32539.9 | 申请日: | 2017-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299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1 |
发明(设计)人: | 陈奕龙;黄伟;赵向前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科奕顿生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01 | 分类号: | A61F2/01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胡吉科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静脉 滤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下腔静脉滤器,包括回收钩、连接部件和多根支撑杆,所述连接部件设置在回收钩的下方,连接部件内部设置有与推送装置连接的部件,连接部件的下部分出多根第一支撑杆,展开时各支撑杆张开,整体形成滤网状。本发明的下腔静脉过滤器可经过介入的方法临时放置于下腔静脉内,预防在下肢静脉內形成的血栓上行引起肺栓塞。通过本发明的实施,可延长血栓过滤器在血管内的临时放置时间,在血栓形成危险期过后,可顺利将血栓过滤器取出,从而避免将血栓过滤器永久留植在血管内,引发永久植入的后续风险和并发症。
本申请是原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201780022576.X的分案申请,原申请的申请日为2017年04月18日,原申请的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下腔静脉滤器”。
原申请为基于专利合作条约的申请日为2017年04月18日的国际申请PCT/CN2017/080892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发明专利申请。
国际申请、原申请和本申请均要求了享有名称为“一种下腔静脉滤器”、申请号为CN201610273051.0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的优先权,优先权日为2016年04月28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是一种过滤血栓效果佳,固定稳定的,可延长植入时间和可回收的下腔静脉过滤器。
背景技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临床常见的疾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发病因素包括肥胖、有静脉血栓史、静脉曲张、凝血机制异常、糖尿病、口服避孕药、外伤、分娩等,均与血流缓慢、血粘度增高和血管內膜受损有关。DVT的最严重并发症是因为血栓脱落所致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PE起病急骤,进展迅速,一般肺血栓栓塞患者死于发病最初的一小时内。此外,PE后综合症(如胸闷、气短,活动或劳累时加重,肺动脉高压等)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近年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约60%~70%的下肢DVT患者会发生PE。以美国为例,PE的年发病人数为75万~90万人,年致死人数为12万~15万。
由于PE在下肢DVT患者的高发病率及其凶险特征(起病急骤和迅速致死),如何预防DVT并发PE是减少死亡率的重点。目前国內外均以抗凝作为治疗DVT和预防PE的主要方法,包括低分子肝素治疗和随后的口服华法令治疗。但研究表明,在严格的抗凝治疗下,仍有多达33%的患者会再次发生PE。因为有抗凝治疗的禁忌(如有高度出血危险的外伤或手术病史者、有出血性脑卒中者、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患者以及有出血倾向和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等),这些DVT和/或PE患者是不能接受抗凝治疗。口服华法令抗凝治疗时,药物可以通过胎盘而影响胎儿的发育。在以上这些情况下,通过介入方法在下腔静脉内放置VCF就成为预防PE的唯一措施。
目前临床使用的VCF是一种用金属丝编织或整块金属经激光雕刻而成的器械,通过特殊的输送装置经股静脉或右颈內静脉放入下腔静脉,形成网状防护结构阻挡血流中较大的血栓。研究显示,一般的小的血栓栓子很难致使肺血栓栓塞,只有当血栓栓子直径大于7.5mm时,才会使肺动脉栓塞患者危机生命。VCF本身对下肢DVT无任何治疗作用,它的意义在于阻止脱落的较大的栓子堵塞肺动脉发生PE。临床回顾性分析显示,放置VCF可以有效地预防PE,使DVT患者PE的发生率由60%~70%下降到0.9%~6%,而致死性PE的发生率降低到0.7%~4%。目前临床应用的VCF主要分为第—代(永久型)VCF和第二代(可回收型和临时型)VCF。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科奕顿生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科奕顿生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3253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