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多源异构数据的草原火灾监测预警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34608.X | 申请日: | 2021-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625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强;郭建伟;张旭;吴晓雄;赫妮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B17/00 | 分类号: | G08B17/00;G08B1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开阳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10 | 代理人: | 樊晓敏 |
地址: | 010080 内蒙古自治***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多源异构 数据 草原 火灾 监测 预警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草原火灾监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多源异构数据的草原火灾监测预警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无人机多光谱图像、第一卫星遥感影像以及草原环境影响因素数据;根据无人机多光谱图像,对第一卫星遥感影像进行校正处理,得到第二卫星遥感影像;根据第二卫星遥感影像,构建可燃物含水率反演模型;根据可燃物含水率反演模型和草原环境影响因素数据,构建草原火险指数模型,得到草原火险指数栅格图层;根据草原火险指数栅格图层,得到草原火险等级区划图;根据草原火险等级区划图,确定目标监测区域。采用本方法能够提高火点识别效率,避免少报漏报的现象,提高了确定草原是否发生火灾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草原火灾监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多源异构数据的草原火灾监测预警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背景技术
草原火灾是指由自然或人为原因引起的草原、草地可燃物燃烧的灾害,草原火灾对草原资源、畜牧业生产以及生态环境等造成了巨大损失。
为了减小草原火灾对草原资源、畜牧业生产以及生态环境等造成的损失,现有的火灾监测预警方法主要包括人工地面观测、卫星遥感监测以及地面无线传感网监测。其中,人工地面监测主要利用地面建设的瞭望台以及人工巡逻进行草原火灾监测;卫星遥感监测通过获取中波红外数据影像,同时结合地物的亮温和反射率特征进行草原火点监测;地面无线传感网监测通过利用传感器采集环境中的一氧化碳、烟雾颗粒浓度以及火焰信号进行草原火灾监测。
然而,采用现有技术的方法,存在火点识别效率低,少报漏报的现象,导致确定草原是否发生火灾的准确性不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基于多源异构数据的草原火灾监测预警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多源异构数据的草原火灾监测预警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无人机多光谱图像、第一卫星遥感影像以及草原环境影响因素数据;其中,所述草原环境影响因素数据包括风速风向、空气温湿度和土壤温湿度;
根据所述无人机多光谱图像,对所述第一卫星遥感影像进行校正处理,得到第二卫星遥感影像;
根据所述第二卫星遥感影像,构建可燃物含水率反演模型;
根据所述可燃物含水率反演模型和所述草原环境影响因素数据,构建草原火险指数模型;
根据所述草原火险指数模型,得到草原火险等级区划图;其中,所述草原火险等级区划图包括多个草原火险等级,所述草原火险等级用于表征火险的危害程度;
根据所述草原火险等级区划图,确定目标监测区域。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无人机多光谱图像,对所述第一卫星遥感影像进行校正处理,得到第二卫星遥感影像,包括:
对所述无人机多光谱图像进行图像预处理,获取所述无人机多光谱图像的第一反射率值;其中,所述图像预处理包括多光谱图像拼接处理以及辐射校正;
对所述第一卫星遥感影像进行图像预处理,获取所述第一卫星遥感影像的第二反射率值;其中,所述图像预处理包括辐射定标以及大气校正;
根据所述无人机多光谱图像的第一反射率值以及所述第一卫星遥感影像的第二反射率值,得到第一卫星遥感影像的校正系数;
根据所述第一卫星遥感影像的校正系数,对所述第一卫星遥感影像进行校正处理,得到所述第二卫星遥感影像。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二卫星遥感影像,构建可燃物含水率反演模型,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卫星遥感影像,获取植被指数,其中,所述植被指数包括归一化植被指数以及增强型植被指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工业大学,未经内蒙古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3460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