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L-半胱氨酸转运蛋白突变体及其在生产L半胱氨酸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35463.5 | 申请日: | 2021-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496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刘清岱;刘光辉;鞠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31 | 分类号: | C12N15/31;C12N15/10;C12N15/70;C12N15/66;C12P13/12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刘丹舟 |
地址: | 300222 天津市河***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半胱氨酸 转运 蛋白 突变体 及其 生产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L‑半胱氨酸转运蛋白突变体制备方法,其方法步骤包括:⑴A31V突变体的获得,以SEQIDNO.2核苷酸序列为模板,SEQIDNO.3、SEQIDNO.4为引物,进行PCR得到的突变体基因eamBA31V;⑵将突变体基因eamBA31V与PMW118质粒分别用EcorI,XbaI双酶切,酶切产物纯化后用T4连接酶22℃连接12小时,连接产物用化学转化法转化DH5α感受态细胞,涂布于含氨苄氯霉素的LB固体平板上,37℃过夜培养;⑶对固体培养基上长出的单菌落用PMW118通用引物M13F、M13R进行菌落PCR,将PCR产物测序,验证正确的单菌落扩大培养,提取质粒PMW118‑eamB‑A31V。本发明同时将L‑半胱氨酸转运蛋白突变体应用于产L‑半胱氨酸大肠杆菌工程菌株,可使大肠杆菌对L‑半胱氨酸耐受性提高1.78倍,L‑半胱氨酸产量提高18%。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领域,涉及编码基因应用技术,尤其是一种L-半胱氨酸转运蛋白突变体及其在生产L半胱氨酸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L-半胱氨酸是一种重要的含硫氨基酸,广泛应用于食品,生物,农业等领域。L-半胱氨酸的产量从2012年的2770吨增加到2017年的3402吨,平均增长率为420%。
在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上,L-半胱氨酸主要依靠蛋白质水解产生,由于较低的提取率以及生产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和浪费问题,市场更青睐合成或生物技术方法生产L-半胱氨酸,其中就包括发酵法,但目前微生物发酵法生产L-半胱氨酸面临着产量不足的问题,缺乏一种高产的L-半胱氨酸工程菌,因此,通过改造L-半胱氨酸转运蛋白,增强胞内L-半胱氨酸的外排,减轻菌种的代谢负担,对微生物发酵生产L-半胱氨酸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L-半胱氨酸转运蛋白突变体及其在生产L半胱氨酸中的应用,在天然L-半胱氨酸转运蛋白EAMB的基础上,通过定向进化技术改造蛋白质分子结构,突变蛋白可使大肠杆菌对L-半胱氨酸耐受性提高1.78倍,L-半胱氨酸产量提高18%。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L-半胱氨酸转运蛋白突变体制备方法,包括含L-半胱氨酸转运蛋白突变体的重组质粒的构建,其方法步骤如下:
⑴A31V突变体的获得,以SEQ ID NO.2核苷酸序列为模板,SEQ ID NO.3、SEQ IDNO.4为引物,进行PCR即得到的突变体基因eamBA31V,该突变体基因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NO.1所示;
⑵将突变体基因eamBA31V与PMW118质粒分别用EcorI,XbaI双酶切,酶切产物纯化后用T4连接酶22℃连接12小时,连接产物用化学转化法转化DH5α感受态细胞,涂布于含氨苄氯霉素的LB固体平板上,37℃过夜培养;
⑶对固体培养基上长出的单菌落用PMW118通用引物M13F、M13R进行菌落PCR,将PCR产物测序,验证正确的单菌落扩大培养,提取质粒,将质粒命名为PMW118-eamB-A31V。
而且,含氨苄氯霉素的LB固体平板浓度为100mg/ul。
一种L-半胱氨酸转运蛋白突变体在生产L半胱氨酸中的应用,应用于产L-半胱氨酸大肠杆菌工程菌株,具体方法包括:将得到的重组质粒PMW118-eamB-A31V按化学转化法化转至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5uL质粒PMW118-eamB-A31V在超净工作100uLW3110 tnaAyham中,冰种放置30min,42℃水浴90S,冰上放置4min,加入890uLSOC培养基,37℃,200rpm/min复苏30分钟,8000rpm/min离心30s秒,留100ul培养基重悬,涂布于100mg/mL氨苄青霉素的LB固体培养基上,37℃培养12小时,得到重组菌株W3110ΔtnaAΔYham-eamB-A31V。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科技大学,未经天津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354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