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间隙补偿机构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36170.9 | 申请日: | 2021-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40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发明(设计)人: | 顾怡红;张新星;刘宇澄;孙祖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衢州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2D3/06 | 分类号: | B62D3/06;F16H55/24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郑海峰 |
地址: | 324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间隙 补偿 机构 电动 助力 转向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间隙补偿机构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它包括助力电机、联轴器、第一卡簧、第一轴承、助力器壳体、蜗杆轴、弹性轴承套、第二轴承、轴承调节架、调节衬套、第二卡簧、调节螺塞、碟簧组、压紧块、调节钢球、蜗轮。使用本发明可以补偿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中,蜗轮蜗杆由于长时间工作磨损而产生间隙。由于轴承调节架上的楔形凹槽能够将钢球的挤压分解为沿着蜗杆轴向和径向的分力,因此本发明可以同时对蜗轮蜗杆的轴向间隙和径向间隙进行补偿,解决了蜗轮蜗杆长时间工作后磨损而导致的间隙增大,进而导致工作平顺性下降,噪声增加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间隙补偿机构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能针对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蜗轮蜗杆长时间工作后的磨损进行间隙补偿。
背景技术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是指利用直流电动机提供转向动力,辅助驾驶人进行转向操作的转向系统。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根据其助力机构的不同可以分为电动液压式和电动机直接助力式两种。其中直接助力式电动转向系统是一种直接依靠电动机提供辅助转矩的动力转向系统,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工况控制电动机提供不同的辅助动力,从而保证汽车在低速转向行驶时轻便灵活,高速时稳定可靠,因此在乘用车上取得了广泛的应用。
根据助力转向系统布置位置不同,直接助力式电动转向系统可以分为转向轴助力式、齿轮助力式和齿条助力式三种类型。其中转向轴助力式电动助力转向系统通常固定在转向轴侧面,通过电机经由蜗轮蜗杆减速机构驱动转向轴实施转向助力。该布置方式占用空间小,但是由于助力转向系统靠近驾驶员,系统产生的振动、噪声会严重影响驾驶员的舒适性。其中,蜗轮蜗杆减速机构是噪声的重要来源:由于蜗轮蜗杆长时间工作后会发生磨损,导致蜗轮蜗杆间隙增大,啮合状态改变,进而引发助力转向系统工作平顺性下降,噪声增加等问题。因此,需要一种具有间隙补偿机构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解决当前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补偿间隙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间隙补偿机构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其包括助力电机、联轴器、第一卡簧、第一轴承、助力器壳体、蜗杆轴、弹性轴承套、第二轴承、轴承调节架、调节衬套、第二卡簧、调节螺塞、碟簧组、压紧块、调节钢球和蜗轮;
所述助力电机固定在助力器壳体上,助力器壳体的空腔内设有蜗杆轴,蜗杆轴的蜗杆部分与蜗轮配合,助力器壳体内部沿蜗杆轴轴线方向自左向右顺次设有联轴器、第一卡簧、第一轴承、第二轴承、轴承调节架、调节衬套、第二卡簧、压紧块、碟簧组、调节螺塞,其中,蜗杆轴的左端顺次穿过第一轴承、第一卡簧并通过联轴器与助力电机的输出轴相连,第一轴承内圈与蜗杆轴配合,第一轴承外圈与助力器壳体配合,蜗杆轴右端穿过第二轴承,第二轴承内圈与蜗杆轴配合,第二轴承外圈经由弹性轴承套与助力器壳体配合,轴承调节架左端卡住第二轴承外圈内表面,轴承调节架右端与压紧块左端配合,轴承调节架与压紧块对配面沟槽处设有调节钢球,调节衬套包围轴承调节架与压紧块对配段,调节衬套经由第二卡簧固定在助力器壳体上,压紧块右端与调节螺塞内孔配合,压紧块和调节螺塞之间设有碟簧组。
优选地,所述压紧块在碟簧组的左端设有一定厚度的径向凸起圆盘,碟簧组左端与圆盘紧贴,右端与调节螺塞紧贴,所述圆盘外圈与助力器壳体内壁配合实现压紧块的支撑。在所述具有间隙补偿机构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完成组装后,所述碟簧组处于压紧状态。优选地,所述调节螺栓与助力器壳体右端内壁采用螺纹配合,可通过调节螺栓向碟簧组施加所需程度的压紧力。
优选地,所述轴承调节架和压紧块配合表面设有容纳调节钢球的沟槽,其中轴承调节架的沟槽截面为楔形且沟槽深度由左至右逐渐变深,压紧块的沟槽截面为半圆形,调节架和压紧块上沟槽的数量相等。
优选的,所述调节衬套设有凸缘,助力器壳体从自身最右端至调节衬套左端设有凹槽,且调节衬套的凸缘与助力器壳体的凹槽相互配合,调节衬套内侧为腰型通孔且与轴承调节架和压紧块配合段截面配合,蜗轮与蜗杆轴未产生磨损间隙时,轴承调节架下端与调节衬套内侧腰型孔底部存在间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衢州职业技术学院,未经衢州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361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及其间隙调节方法
- 下一篇:一种抗菌超滤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