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体应用的蓝藻快速预浓缩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37684.6 | 申请日: | 2021-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307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阳;张学治;李静;程绍哲;李莉莉;于桐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D29/35 | 分类号: | B01D29/35;B01D29/54;B01D29/6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智东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8 | 代理人: | 孙文彬 |
地址: | 430064***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体 应用 蓝藻 快速 浓缩 装置 方法 | ||
1.一种水体应用的蓝藻快速预浓缩装置,包括外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箱体(1)的一侧面下端设置有进水管(11),且进水管(11)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螺纹并联管(2),所述第一螺纹并联管(2)的外表面上端安装有多个微孔浓缩柱(3),且微孔浓缩柱(3)的端连接有第二螺纹并联管(4),所述第二螺纹并联管(4)的一端贯通连接有浓缩液出水管(7),且浓缩液出水管(7)的外表面上方安装有压力表(5),所述浓缩液出水管(7)的外表面上方位于压力表(5)的一侧安装有流量阀门(6),所述外箱体(1)的一侧面下端安装有反洗水进水管(8),且反洗水进水管(8)的一端连接有并联管(9),所述并联管(9)的外表面上端对称安装有反洗高压喷淋管(10),且反洗高压喷淋管(10)的外表面一侧安装有多个射流喷淋头(13),所述外箱体(1)的另一侧面下部设置有稀液出水管(12);
所述微孔浓缩柱(3)与第一螺纹并联管(2)和第二螺纹并联管(4)均为贯通连接,所述微孔浓缩柱(3)的外表面开设有网孔;所述反洗水进水管(8)与并联管(9)为贯通连接,所述反洗水进水管(8)和进水管(11)的另一端均通过管道与水泵相连接,所述反洗高压喷淋管(10)与并联管(9)为贯通连接,所述射流喷淋头(13)位于反洗高压喷淋管(10)的外表面呈线性排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体应用的蓝藻快速预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11)与第一螺纹并联管(2)为贯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体应用的蓝藻快速预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浓缩柱(3)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螺纹连接头,所述第一螺纹并联管(2)和第二螺纹并联管(4)的外表面位于与螺纹连接头相对应处均开设有螺纹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体应用的蓝藻快速预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稀液出水管(12)与外箱体(1)为贯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水体应用的蓝藻快速预浓缩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湖泊、水库、河流、输水渠道等含有蓝藻的原水体通过水泵吸入第一螺纹并联管(2)处;
S2、通过多个微孔浓缩柱(3)将含蓝藻原液中大部分水,以及以单个藻细胞或小粒径的团聚体透过微孔浓缩柱(3),并收集在外箱体(1)中,由稀液出水管(12)排出;
S3、通过微孔浓缩柱(3)将含蓝藻原液中绝大多数团聚形式的蓝藻细胞聚集体截留,并随剩余的浓缩液一起由浓缩液出水管(7)排出,从而实现水体中蓝藻的预浓缩;
S4、通过多个反洗高压喷淋管(10)将反洗清水以多角度喷射到微孔浓缩柱(3)的外表面,对微孔浓缩柱(3)网孔处的残留藻细胞等颗粒物进行反洗,恢复被堵塞的网孔,反洗水由稀液出水管(12)处排出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3768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