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功能性口罩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41915.0 | 申请日: | 2021-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934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孙浪涛;黄紫亚;李楚涵;成欣毓;杨雪霞;张嘉烨;李建华;张宏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师范学院(石狮)生态智能织物工程技术研究院;恒天生物基材料工程技术(宁波)有限公司;江苏新视界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21/00 | 分类号: | D03D21/00;D03D13/00;D03D15/283;D04H1/728;D04H1/43;D04H1/4382;D04H1/4374;A41D13/11;A41D31/04 |
代理公司: | 福州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1 | 代理人: | 戴雨君 |
地址: | 360000 福建省泉州市石***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功能 口罩 面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功能性口罩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面层仿荷叶织物的制备
利用PLA长丝为经纬纱,配置经纱密度为500~560根/10cm,纬纱密度为320~380根/10cm,织物总覆盖系数为54~60%,选用绉组织结构,制成织物坯布,对织物坯布进行水洗后烘干定型,开发面层仿荷叶织物;
步骤二:芯层静电纺纳米纤维复合膜的制备
利用聚丙烯腈溶液静电纺丝技术,在亲水ES热风棉表面形成一层纳米纤维微多孔膜;
步骤三:内层皮肤接触层织物的制备
利用PLA长丝为经纬纱,配置经纱密度为200~260根/10cm,纬纱密度为180~240根/10cm,织物总覆盖系数在45~55%,选用平纹组织结构,制成织物坯布,对织物坯布进行水洗后烘干定型,开发内层皮肤接触层织物;
步骤四:口罩面料的组合
将面层与内层织物缝合,并在一侧安装拉链,将芯层静电纺纳米纤维复合膜置于面层与内层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功能性口罩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PLA长丝为50D/48F的PLA长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中功能性口罩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水洗温度为35~45℃,水洗时间为15~25min,浴比为1:30~50,烘干温度为50~60℃,烘干时间为15~30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功能性口罩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控制面层仿荷叶织物的克重为50~60g/m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中功能性口罩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ES热风棉的克重为38-42g/m2,厚度为1.5-1.7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功能性口罩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纺丝电压为48-52KV,喷丝距离为12~18cm,静电纺薄膜厚度为0.2~0.8μm,等效孔径为0.2~0.3μm,孔隙率为70~9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功能性口罩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所述PLA长丝为150D/72F。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功能性口罩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控制内层皮肤接触层织物的克重为65~85g/m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功能性口罩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水洗温度为35~45℃,水洗时间为15~25min,浴比为1:30~50,烘干温度为50~60℃,烘干时间为15~30min。
10.一种防护口罩,包括口罩主体和相连接的挂耳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主体由权利要求1~9任一项制备方法得到的口罩面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师范学院(石狮)生态智能织物工程技术研究院;恒天生物基材料工程技术(宁波)有限公司;江苏新视界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师范学院(石狮)生态智能织物工程技术研究院;恒天生物基材料工程技术(宁波)有限公司;江苏新视界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4191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