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功能性口罩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641915.0 申请日: 2021-06-09
公开(公告)号: CN113293482A 公开(公告)日: 2021-08-24
发明(设计)人: 孙浪涛;黄紫亚;李楚涵;成欣毓;杨雪霞;张嘉烨;李建华;张宏杰 申请(专利权)人: 泉州师范学院(石狮)生态智能织物工程技术研究院;恒天生物基材料工程技术(宁波)有限公司;江苏新视界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D03D21/00 分类号: D03D21/00;D03D13/00;D03D15/283;D04H1/728;D04H1/43;D04H1/4382;D04H1/4374;A41D13/11;A41D31/04
代理公司: 福州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1 代理人: 戴雨君
地址: 360000 福建省泉州市石*** 国省代码: 福建;3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功能 口罩 面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功能性口罩面料的制备方法,属于过滤材料技术领域。所述口罩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1)面层仿荷叶织物的制备;2)芯层静电纺纳米纤维复合膜的制备;3)内层皮肤接触层织物的制备;4)口罩面料的组合。本发明的口罩面层采用仿荷叶组织设计,具有耐污易洗、易护理的功能;芯层利用静电纺纳米纤维微多孔膜技术,具备阻隔效率高,持久有效等优点;面层与内层织物缝合,并在一侧安装拉链,便于芯层静电纺纳米纤维复合膜的替换,实现了循环利用。本发明的口罩面料BFE过滤效率达95%以上,PFE过滤效率达95%以上,呼吸阻力小于200Pa。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过滤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功能性口罩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当今世界,白色污染和微塑料问题越来越严重,全球各国都颁布相关法律禁止或限制不可降解塑料的使用。目前,口罩、防护服等医用防护用品的需求量急剧增加,但其废弃物的不可降解性,进一步加剧了环境负担,因此,亟待开发一种可生物降解的功能性口罩。

聚乳酸纤维(PLA)是一种新型的可再生、可完全生物降解的高分子新材料,其废弃物在土壤或海水中经微生物作用可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燃烧时也不会散发毒气,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因此,采用聚乳酸作为传统医用防护材料的替代材料,符合全球禁塑的总趋势。

目前市面上的口罩还存在长久佩戴后无法实现持久有效的过滤,不能实现循环利用等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过滤、耐污易洗、可循环利用、能生物降解的功能性口罩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步骤一:面层仿荷叶织物的制备

利用50D/48F的PLA长丝为经纬纱,配置经纱密度为500~560根/10cm,纬纱密度为320~380根/10cm,织物总覆盖系数在54~60%,选用绉组织结构,制成织物坯布,对织物坯布进行35~45℃水洗,水洗时间为15~25min,浴比为1:30~50,水洗后烘干定型,烘干温度为50~60℃,时间为15~30min,开发面层仿荷叶织物,控制克重50~60g/m2

步骤二:芯层静电纺纳米纤维复合膜的制备

利用聚丙烯腈溶液静电纺丝技术,在克重为38~42g/m2,厚度为1.5~1.7mm的亲水ES热风棉表面形成一层纳米纤维微多孔膜,纺丝电压48-52KV,喷丝距离12~18cm,静电纺薄膜厚度为0.2~0.8μm,等效孔径为0.2~0.3μm,孔隙率为70~90%;

步骤三:内层皮肤接触层织物的制备

利用150D/72F的PLA长丝为经纬纱,配置经纱密度为200~260根/10cm,纬纱密度为180~240根/10cm,织物总覆盖系数在45~55%,选用平纹组织结构,制成织物坯布,对织物坯布进行35~45℃水洗,水洗时间为15~25min,浴比为1:30~50,水洗后烘干定型,烘干温度为50~60℃,时间为15~30min,开发内层皮肤接触层织物,控制克重65~85g/m2

步骤四:口罩面料的组合

将面层与内层织物缝合,并在一侧安装拉链,便于芯层静电纺纳米纤维复合膜的放置与替换。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

1、口罩面层采用仿荷叶组织设计,具有耐污易洗、易护理的功能。

2、芯层利用静电纺纳米纤维微多孔膜技术,将大量纳米纤维层层叠加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量化孔径的膜材料,实现病毒聚集颗粒的过滤,相较于传统口罩具备阻隔效率高,持久有效等优点。

3、口罩面料主要为聚乳酸纤维,使用后废弃物可实现生物降解,绿色环保。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师范学院(石狮)生态智能织物工程技术研究院;恒天生物基材料工程技术(宁波)有限公司;江苏新视界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师范学院(石狮)生态智能织物工程技术研究院;恒天生物基材料工程技术(宁波)有限公司;江苏新视界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419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