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体多平面检测设备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42762.1 | 申请日: | 2021-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406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孙嘉璐;孙洪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洪茂 |
主分类号: | G01M17/08 | 分类号: | G01M17/08;B61K9/00;H04N7/18;B08B1/00 |
代理公司: | 大连优路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49 | 代理人: | 尤理 |
地址: | 116000 辽宁省大连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体 平面 检测 设备 方法 | ||
1.一种车体多平面检测设备,包括安装架(1)、检测腔体(2)、玻璃盖板(201)、安装基板(3)、电动滑轨(4)、三棱镜(5)、线阵相机(6)、控制机构(7)、清洁机构(8)、传动件(801)、刮灰板(802)、警示灯(9)、电控机构(10)、蓄电池(1001)、单片机(1002)、无线传输模块(1003)、北斗定位模块(1004)以及补光灯(11);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腔体(2)的顶部与底部皆安装有安装架(1),所述检测腔体(2)的内部安装有三组电动滑轨(4),所述电动滑轨(4)通过安装基板(3)滑动安装有线阵相机(6),所述电动滑轨(4)上方的检测腔体(2)内安装有对应线阵相机(6)的三棱镜(5),所述检测腔体(2)内部的顶面安装有控制机构(7),所述检测腔体(2)的一侧安装有清洁机构(8),所述检测腔体(2)的内部设有电控机构(10),所述电控机构(10)分别通过单片机(1002)、无线传输模块(1003)以及北斗定位模块(1004)组成,所述检测腔体(2)的正面安装有玻璃盖板(2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体多平面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棱镜(5)两侧的检测腔体(2)内皆安装有配合使用的补光灯(11),补光灯(11)采用LED灯珠照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体多平面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腔体(2)与玻璃盖板(201)之间通过螺丝安装固定,并且检测腔体(2)与玻璃盖板(201)的贴合处设有橡胶密封垫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体多平面检测设备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1)分别设有在检测腔体(2)的前后侧,并且安装架(1)上设有配合螺栓安装的定位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体多平面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机构(8)分别通过传动件(801)、刮灰板(802)以及动力组件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体多平面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机构(10)的内部设有配合使用的蓄电池(1001),且蓄电池(1001)作用于单片机(1002)供电。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体多平面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腔体(2)的内部设有警示灯(9),且警示灯(9)为闪烁式作业。
且其操作工艺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设备通过安装架(1)安装有在铁路轨道中央,直至检测腔体(2)稳固;
步骤二:通过检测腔体(2)内的控制机构(7)对设备的检测组件进行调试,电动滑轨(4)带动安装基板(3)上的线阵相机(6)进行滑动调节聚焦,直至达到检测物距;
步骤三:通过清洁机构(8)对检测腔体(2)上的玻璃盖板(201)进行拍摄前刮擦清洁;
步骤四:通过三棱镜(5)对外界光线进行折射,线阵相机(6)对前端的三棱镜(5)聚焦拍摄;
步骤五:通过电控机构(10)对线阵相机(6)拍摄的画面景象进行接收通过单片机(1002)处理;
步骤六:通过无线传输模块(1003)对拍摄的数据进行无线传输至终端,无线传输模块(1003)传输的拍摄信息进行检测车体,完成对车体的检测;
步骤七:通过北斗定位模块(1004)对故障设备定位,对设备位置进行定位维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洪茂,未经孙洪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4276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