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辆反向扶正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43615.6 | 申请日: | 2021-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920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杨志方;杨勇;柴凤建;王朝林;张正宁;隋斌;李状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高行液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9/20 | 分类号: | B66F9/20;B66F9/12;B66F9/075 |
代理公司: | 晋中市思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22 | 代理人: | 赵科 |
地址: | 0306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反向 扶正 方法 | ||
1.一种车辆反向扶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横向设置于地面的横梁(1)、动臂(2),横梁(1)和动臂(2)组成一个扶正机构,具体为动臂(2)设置牵引连接点B,动臂(2)下端为回转点,横梁(1)设置连接点A连接动臂(2)下端回转点,横梁(1)设置前端点D和后端点C,横梁(1)设置驱动动臂(2)回转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驱动动臂(2)增加或减小与横梁(1)的夹角e,车辆反向扶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侧翻车辆轮胎侧顶起,顶起高度至少容纳横梁(1)前端点D移动到侧翻车辆(3)底部;
步骤二,横梁(1)的前端点D由向底盘一侧向抬起间隙插入到侧翻车辆底部,使连接点A至前端点D的距离大于连接点A至侧翻车辆重心点W的距离,牵引连接点B与侧翻车辆(3)连接固定,使扶正机构与侧翻车辆(3)形成一个内力系统;
步骤三,驱动机构驱动或牵引动臂(2)绕横梁(1)的连接点A回转,使动臂(2)竖向贴近车辆底梁位置并与侧翻车辆固定连接;
步骤四,驱动机构驱动或牵引动臂(2)绕横梁(1)的连接点A回转,牵引力矩与车辆重心力矩形成作用与反作用力矩,通过动臂形成的反向牵引力矩克服车辆重心力矩,使动臂(2)与横梁(1)的夹角e减小,带动扶正侧翻车辆(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反向扶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1)设置有固定梁(101)和伸缩梁(102),固定梁(101)前端设置连接点A,固定梁后端设置后端点C,所述伸缩梁(102)可沿轴向伸缩调节连接点A和前端点D的距离,所述固定梁(101)为管筒结构,对应的伸缩梁(102)为适配固定梁(101)管筒的伸缩杆件,在所述步骤二中,横梁(1)的前端点D朝向底盘方向,横梁(1)的伸缩梁(102)前端点D轴向伸出顺着抬起侧翻车辆轮胎侧形成的间隙插入到侧翻车辆(3)底部,使连接点A至前端点D的距离大于连接点A至重心点W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辆反向扶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梁(101)的管筒结构内固定设置伸缩缸,在所述步骤二中,横梁(1)的前端点D朝向底盘方向,伸缩缸杆端连接伸缩梁(102)推拉其伸缩,使伸缩梁(102)前端点D顺着抬起侧翻车辆轮胎侧形成的间隙轴向伸出插入到侧翻车辆(3)底部,使连接点A至前端点D的距离大于连接点A至重心点W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反向扶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1)设置包括第二固定梁和水平回转梁,第二固定梁端设置连接点A,连接点A设置有连接轴连接水平回转梁,水平回转梁可以绕连接点A水平旋转,在所述步骤二中,横梁(1)的第二固定梁连接点A朝向底盘方向,水平回转梁绕连接点A水平旋转,使水平回转梁前端点D顺着抬起侧翻车辆轮胎侧形成的间隙轴向伸出插入到侧翻车辆(3)底部,使连接点A至前端点D的距离大于连接点A至重心点W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车辆反向扶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为双作用的液压缸(4),伸缩液压缸(4)尾端连接后端点C,伸缩液压缸(4)杆端连接动臂(2),所述步骤三中,液压缸(4)驱动动臂(2)绕横梁(1)的连接点A回转,使动臂(2)竖向贴近车辆底梁位置,牵引连接点B与侧翻车辆(3)连接固定,扶正机构与侧翻车辆(3)形成一个内力系统;在所述步骤四中,液压缸(4)驱动动臂(2)绕横梁(1)的连接点A回转,牵引力矩与车辆重心力矩形成作用与反作用力矩,通过动臂形成的反向牵引力矩克服车辆重心力矩,使动臂(2)与横梁(1)的夹角e减小,带动扶正侧翻车辆(3)。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车辆反向扶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是卷扬机,卷扬机为电机或马达,卷扬机采用钢丝绳牵引连接动臂(2),所述步骤三中,动臂(2)竖向贴近车辆底梁位置,牵引连接点B与侧翻车辆(3)连接固定,扶正机构与侧翻车辆(3)形成一个内力系统;在所述步骤四中,卷扬机牵引钢丝绳驱动动臂(2)绕横梁(1)的连接点A回转,牵引力矩与车辆重心力矩形成作用与反作用力矩,通过动臂形成的反向牵引力矩克服车辆重心力矩,使动臂(2)与横梁(1)的夹角e减小,带动扶正侧翻车辆(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高行液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西高行液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4361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