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辆反向扶正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43615.6 | 申请日: | 2021-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920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杨志方;杨勇;柴凤建;王朝林;张正宁;隋斌;李状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高行液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9/20 | 分类号: | B66F9/20;B66F9/12;B66F9/075 |
代理公司: | 晋中市思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22 | 代理人: | 赵科 |
地址: | 0306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反向 扶正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反向扶正方法。本发明包括横向设置于地面的横梁、动臂,横梁和动臂组成一个扶正机构,具体为动臂上端设置牵引连接点B,动臂下端为回转点,横梁设置连接点A连接动臂下端回转点,横梁设置前端点D和后端点C,横梁设置驱动动臂回转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能够驱动动臂增加或减小与横梁的夹角e,车辆反向扶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将侧翻车辆用气垫或液压顶升移动机构将车辆轮胎侧顶起;二,横梁前端点D移动插入到侧翻车辆底部,使连接点A至前端点D的距离大于连接点A至重心点W的距离,牵引连接点B与侧翻车辆连接固定;三,驱动机构驱动或牵引动臂绕横梁的连接点A回转,扶正侧翻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交通救援装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车辆反向扶正方法。
背景技术
在我国交通运输道路行驶中经常会有大中型、重型车辆侧翻的事故,尤其是在高速公路隧道内,车辆侧翻占道的事故是时有发生,但受限于隧道是两端开放的半封闭较为有限的环境,且受隧道宽度、高度、逃生环境等因素影响,大型起吊车及其他大型设备无法进入作业,从而不能快速安全地扶正侧翻车辆达到快速清障的效果,致使事故救援难度大、救援时间过长,易导致隧道内车辆停滞拥堵,危及驾乘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高速公路隧道内车辆侧翻后经常会遇到事故救援的问题,在救援时要把侧翻的重型车辆扶正然后拖走。传统已有的救援方式有两种:
第一种救援方式经常会用到多台大型吊车同时起吊扶正侧翻车辆甚至要有叉车参与,这种方法在宽敞不受限制的空间可以把侧翻车辆扶正,但是救援时间较长,用到的救援装备较大,如果是在相对有限的空间比如说高速公路隧道内,受隧道高度与宽度的限制大型吊车及其它设备无法作业,会给救援带来很大的困扰,很难实现大型侧翻车辆的快速安全扶正。第二种救援方式为从车辆侧翻的那一侧塞入液压顶升缸,通过人工多次更换行程递增的液压顶升缸将车辆逐步顶起扶正,这种方法在扶正过程需要多次顶升、多次安装安全顶柱,整个过程需要多人配合、且安装安全顶柱过程中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救援效率较低。目前已有的隧道救援技术方式较为原始,安全性差、救援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翻倒车辆的安全可靠快速扶正的问题,发明一种车辆反向扶正方法。
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辆反向扶正方法,包括横向设置于地面的横梁、动臂,横梁和动臂组成一个扶正机构,具体为动臂设置牵引连接点B,动臂下端为回转点,横梁设置连接点A连接动臂下端回转点,横梁设置前端点D和后端点C,横梁设置驱动动臂回转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驱动动臂增加或减小与横梁的夹角e,车辆反向扶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侧翻车辆轮胎侧顶起,顶起高度至少容纳横梁前端点D移动到侧翻车辆底部;
步骤二,横梁的前端点D由向底盘一侧向抬起间隙插入到侧翻车辆底部,使连接点A至前端点D的距离大于连接点A至侧翻车辆重心点W的距离,牵引连接点B与侧翻车辆连接固定,使扶正机构与侧翻车辆形成一个内力系统;
步骤三,驱动机构驱动或牵引动臂绕横梁的连接点A回转,使动臂竖向贴近车辆底梁位置并与侧翻车辆固定连接;
步骤四,驱动机构驱动或牵引动臂绕横梁的连接点A回转,牵引力矩与车辆重心力矩形成作用与反作用力矩,通过动臂形成的反向牵引力矩克服车辆重心力矩,使动臂与横梁的夹角e减小,带动扶正侧翻车辆。
横梁设置有固定梁和伸缩梁,固定梁前端设置连接点A,固定梁后端设置后端点C,伸缩梁可沿轴向伸缩调节连接点A和前端点D的距离,固定梁为管筒结构,对应的伸缩梁为适配固定梁管筒的伸缩杆件,在步骤二中,横梁的前端点D朝向底盘方向,横梁的伸缩梁前端点D轴向伸出顺着抬起侧翻车辆轮胎侧形成的间隙插入到侧翻车辆底部,使连接点A至前端点D的距离大于连接点A至重心点W的距离。
固定梁的管筒结构内固定设置伸缩缸,在步骤二中,横梁的前端点D朝向底盘方向,伸缩缸杆端连接伸缩梁推拉其伸缩,使伸缩梁前端点D顺着抬起侧翻车辆轮胎侧形成的间隙轴向伸出插入到侧翻车辆底部,使连接点A至前端点D的距离大于连接点A至重心点W的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高行液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西高行液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436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