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粒径金属钼粉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44480.5 | 申请日: | 2021-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584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庆奎;吴小超;张静;杨凯军;王成铎;何季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F9/22 | 分类号: | B22F9/22;B22F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卫智易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6015 | 代理人: | 朱春野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粒径 金属 制备 方法 | ||
大粒径金属钼粉的制备方法,包括:粒度在5~100μm之间的大尺寸β型四钼酸铵单晶颗粒于350~400℃下焙烧,得到三氧化钼;三氧化钼经过两段氢还原得到金属钼粉,其粒度大于5μm。大尺寸β型四钼酸铵单晶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用工业钼酸铵、氨水、去离子水配置浓度为0.2~0.6g/mL的钼酸铵溶液,将其pH调节为1~2,温度调节为70~90℃,得到第一钼酸铵溶液;第一钼酸铵溶液恒温搅拌3~5min,结晶,过滤,得到β型四钼酸铵晶种;用工业钼酸铵、氨水、去离子水配置浓度为0.2~0.6g/mL的钼酸铵溶液,将钼酸铵溶液的pH值调节为5~7,温度调节为70~90℃,得到第二钼酸铵溶液;β型四钼酸铵晶种在第二钼酸铵溶液中,室温静置,得到大尺寸β型四钼酸铵单晶颗粒。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增材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大粒径金属钼粉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存在的大粒度钼粉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机械造粒法、等离子造粒法和流化床还原法。
机械造粒法是通过在钼粉中加入一定粘结剂,在模具或造粒设备中进行机械压制,然后脱除粘结剂,在真空烧结炉中烧结成一定尺寸的钼颗粒团。这种方法操作简单,但造粒后的钼粉流动性不大。
等离子造粒法是将钼粉末在几千度的高温等离子火焰心部加热,使颗粒表面熔化,在自由下落过程中由于表面张力开始球化,通过冷却介质将液滴冷凝成大颗粒球形钼粉。该方法获得的钼粉有较好的物理特性,但设备投资过大。
近年来,美国的S.M.Tuominen等通过两阶段流化床还原法直接把粒状或粉末状的MoO3还原成金属钼粉。一段还原温度为400~650℃,采用氨作为还原气体将MoO3还原为MoO2;二段还原温度为700~1400℃,采用氢气作为还原气体,此时MoO2还原成Mo。该方法生产出的钼粉流动性好,烧结致密度高,实用性差,目前尚未见到该方法在金属钼增材制造中的实际应用。
目前市场上存在的大颗粒钼粉的制备技术中,机械造粒技术操作简单,但粉末流动性差,不利于3D打印和热喷涂领域的应用;等离子造粒技术和流化床还原法制备的钼粉物理性能良好,但操作复杂、设备投资大、成本高昂、实用性不够,不适宜工业批量生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一些实施例公开了大粒径金属钼粉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
粒度在5~100μm之间的大尺寸β型四钼酸铵单晶颗粒于350~400℃下焙烧,得到三氧化钼;
三氧化钼经过两段氢还原,得到金属钼粉,其粒度大于5μm。
一些实施例公开的大粒径金属钼粉的制备方法,大尺寸β型四钼酸铵单晶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
用工业钼酸铵、氨水、去离子水配置浓度为0.2~0.6g/mL的钼酸铵溶液,将钼酸铵溶液的pH调节为1~2,溶液温度调节为第一温度70~90℃,得到第一钼酸铵溶液;
第一钼酸铵溶液在第一温度下恒温搅拌3~5min,结晶,过滤,得到β型四钼酸铵晶种;
用工业钼酸铵、氨水、去离子水配置浓度为0.2~0.6g/mL的钼酸铵溶液,将钼酸铵溶液的pH值调节为5~7,温度调节为70~90℃,得到第二钼酸铵溶液;
将得到的β型四钼酸铵晶种放置在第二钼酸铵溶液中,室温静置,β型四钼酸铵晶种生长为大尺寸β型四钼酸铵单晶颗粒产物,其粒径在5~100μm之间。
一些实施例公开的大粒径金属钼粉的制备方法,采用硝酸调整第一钼酸铵溶液的pH为1~2,采用硝酸调整第二钼酸铵溶液的pH为5~7。
一些实施例公开的大粒径金属钼粉的制备方法,还包括将得到的β型四钼酸铵晶种进行烘干的步骤,烘干温度不超过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未经郑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4448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速估算电缆与附件间界面压力的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抑制噪声的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