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装配式建筑的预应力叠合整体楼盖及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44833.1 | 申请日: | 2021-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64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田少华;刘建国;王雪鹏;孙继强;马翔;周涛;李新磊;王雨蒙;李佳诚;赵祎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5/17 | 分类号: | E04B5/17;E04B5/18;E04C5/08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任欢 |
地址: | 250001 山东省济南市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装配式 建筑 预应力 叠合 整体 楼盖 施工 方法 | ||
1.一种应用于装配式建筑的预应力叠合整体楼盖,其特征在于,包括拼装的预制底板,预制底板上表面浇筑有混凝土叠合层,预制底板作为混凝土叠合层的底层支撑,预制底板与混凝土叠合层结合形成叠合楼板,叠合楼板的顶部没有拼缝,预制底板、混凝土叠合层、现浇梁浇筑为一体,结构梁支撑预制底板和混凝土叠合层,混凝土叠合层内铺设有曲线预应力筋,预应力筋的铺设方向与预制底板的拼缝方向相垂直;所述预应力筋的固定端设置挤压锚,挤压锚的内侧依次设置承压板和螺旋筋;所述预应力筋的张拉端穿过模板设置,且预应力筋张拉端在模板内侧依次设置穴模、承压板和螺旋筋;所述预应力筋设置有多条,多条预应力筋在所述混凝土叠合层内均匀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装配式建筑的预应力叠合整体楼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叠合层内在所述预应力筋的上下两侧均铺设有钢筋,其中一侧的钢筋与所述预制底板贴合;
或者,当所述预应力筋下方铺设有钢筋时,该钢筋铺设在所述预制底板的拼缝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装配式建筑的预应力叠合整体楼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叠合层内双向铺设有预应力筋;预应力筋为无粘结预应力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装配式建筑的预应力叠合整体楼盖,其特征在于,部分所述预应力筋的张拉端固定于所述混凝土叠合层的上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装配式建筑的预应力叠合整体楼盖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内容:
通过结构梁支撑预制底板,并依次拼装预制底板,现浇梁通过对结构梁浇筑形成;
在预制底板的上表面设置预应力筋,预应力筋为自然曲线,并在预应力筋的上方铺设楼板钢筋,在结构梁处铺设现浇梁的钢筋,预应力筋的定位铺设优先于楼板钢筋和现浇梁钢筋的铺设;在混凝土叠合层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定值时,对预应力筋的张拉端进行张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装配式建筑的预应力叠合整体楼盖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筋的张拉应采用应力应变双重控制的方法进行。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装配式建筑的预应力叠合整体楼盖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混凝土叠合层的预应力筋铺设过程中,遇到与预应力筋平行的现浇梁时,将靠近该现浇梁的预应力筋铺设在现浇梁的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济南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4483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