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一代测序技术的自动化菌种鉴定方法、系统、终端及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45390.8 | 申请日: | 2021-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455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胡万金;黄龙;马贝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美吉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6B30/10 | 分类号: | G16B30/10;G16B30/20;G16B40/10;G16B50/3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倪静 |
地址: | 201321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一代 技术 自动化 菌种 鉴定 方法 系统 终端 介质 | ||
本发明的基于一代测序技术的自动化菌种鉴定方法、系统、终端及介质,通过依次搭建的文件格式检查、序列长度质控、峰图文件的杂峰判定、序列拼接和数据库比对流程进行自动化菌种鉴定,本方案提供了完整的过滤质控方法来判定一代测序数据的质量,减少了工作运行的时间,提高了处理项目的效率,并且提高了鉴定的准确性;并整合了对一代测序各数据处理方式的优势,做到了批量化处理一代测序数据,并提供了后续更为重要的菌种鉴定功能,使得一代测序菌种鉴定的功能更加完善;更首次做到一代测序菌种鉴定流程自动化,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代测序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一代测序技术的自动化菌种鉴定方法、系统、终端及介质。
背景技术
一代测序技术,即双脱氧链终止法测序法,该技术自1977年Sanger发明以来,因其测序读长(read length)长、准确性高(测序准确度高达99.999%)的优点,被认为是“测序金标准”。通过一代测序技术进行菌种鉴定是比传统生化鉴定更加快速,准确的鉴定方法。一代测序技术利用荧光信号标记ddNTP(双脱氧核苷三磷酸)后,可以直接通过检测荧光信号得到整条序列的信息,输出的测序数据为ab1格式的峰图文件,使用专门的软件查看测序数据并导出对应的fasta序列文件,然后对序列进行拼接并与数据库比对从而获得菌种鉴定信息。以上分析过程是一代测序菌种鉴定的一般步骤。
在此背景下,ab1峰图鉴定的准确性和高效性是进行后续菌种鉴定的基础,但是目前ab1峰图文件的判别方式以人工为主,这样的方式受到判别人的影响,不同的人识别同一个ab1峰图文件可能得到不同的结论,判定没有明确的指标,结果准确性难以得到保证。而且人工识别峰图的方式也会使得效率上存在很大的限制。除此之外,目前一代测序菌种鉴定的一般分析过程效率较低,从ab1峰图文件的鉴定到序列的拼接,再到数据库的比对,每个过程都需要单独的软件进行操作,在没有自动化流程的情况下,使用一代测序进行菌种鉴定的效率是很低的。
目前,还没有报道完整的一代测序自动化菌种鉴定的流程方法,但是与之相关的,在一代测序ab1峰图数据鉴定方面的相关技术方法主要分为了两类:
1.Chromas和SnapGene等具有图形用户界面的软件
一代测序的ab1峰图的查看识别,目前主要是人工利用Chromas和SnapGene等图形用户界面的软件,通过图形界面工具栏的小工具操作,对峰图文件的不同位置进行查看,进而判定该峰图是正常或者污染,并输出对应的序列文件。
但是,利用上述软件对一代测序数据鉴定存在的缺点如下:
(1)软件操作不便捷:ab1峰图文件作为一种特殊格式的文件类型,查看和判定都需要安装特定的软件,在实际操作上较为复杂,而且像SnapGene软件还需要收取费用;
(2)缺少标准判定指标:通过人工鉴定ab1峰图文件的方法,准确性难以得到保障,不同的人在鉴定时候,标准难以统一,导致结果准确率低,并且存在错误鉴定的风险;
(3)限制工作效率:人工鉴定的方式对于一个ab1文件的鉴定需要消耗一定的时间,如果是样本量巨大的时候,这会大大限制工作效率;
(4)没有菌种鉴定功能:利用上述的这些软件只能得到测序的序列信息,对于菌种的鉴定还需其他软件进行操作。
2.R语言sangerseqR包和sangeranalyseR包
这两个R语言包涉及到的主要函数功能如表1所示:
表1 sangerseqR和sangeranalyseR的主要函数功能
但是,利用R语言的sangerseqR和sangeranalyseR包对一代测序数据鉴定的缺点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美吉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美吉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453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