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砜吡草唑中间体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47048.1 | 申请日: | 2021-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67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佳;陈新;刘超;孙永辉;孔繁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农用激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61/04 | 分类号: | C07D261/04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江海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14 | 代理人: | 孙晓晖 |
地址: | 213033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砜吡草唑 中间体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砜吡草唑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它是以乙醛酸为起始原料,先与羟胺进行缩合反应,生成2‑(羟基亚氨基)乙酸;然后在溴酸钠和亚硫酸氢钠的存在下进行溴化反应,生成二溴甲醛肟;最后与异丁烯进行环合反应,生成砜吡草唑中间体3‑溴‑5,5‑二甲基‑4,5‑二氢异噁唑;其中,溴化反应温度为10~60℃,乙醛酸与溴酸钠以及亚硫酸氢钠的摩尔比均为1∶2~1∶4。本发明的方法通过溴酸钠与亚硫酸氢钠反应缓慢放出溴素,反应较为温和,反应易于控制,不容易产生副产物,通入异丁烯生成的产品不需要精馏除杂,收率比较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除草剂中间体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砜吡草唑中间体3-溴-5,5-二甲基-4,5-二氢异噁唑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砜吡草唑(Pyroxasulfone)是一种异噁唑类除草剂,化学名称为3-[5-(二氟甲氧基)-1-甲基-3-(三氟甲基)吡唑-4-基甲基磺酰基]-4,5-二氢-5,5-二甲基-1,2-异噁唑,分子式为C12H14F5N3O4S,分子量为391.32,CAS登录号为447399-55-5。砜吡草唑主要作为芽前封闭处理剂,以封杀禾本科为主阔叶草为辅,具有诸多的优势:适用作物范围广,可用于小麦、玉米、花生、水稻、大豆、棉花等作物;对环境安全,对当茬作物和下茬作物安全;持效期可达到28天左右。
3-溴-5,5-二甲基-4,5-二氢异噁唑则是合成砜吡草唑的重要中间体。
目前,现有制备3-溴-5,5-二甲基-4,5-二氢异噁唑的主要方法是:以乙醛酸为起始原料,先与羟胺反应生成2-(羟基亚氨基)乙酸,然后用液溴溴化得到二溴甲醛肟,最后与异丁烯反应得到3-溴-5,5-二甲基-4,5-二氢异噁唑。
反应式如下:
。
该方法的不足在于:(1)溴化反应在滴加液溴的同时需要用碳酸氢钠调节pH值,而pH值偏高或者偏低都会有杂质生成,导致溴化反应比较难控制,产物纯度和反应收率均不理想;(2)在加入碳酸氢钠过程中还会产生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容易带出大量的液溴,不仅对环境不友好,而且安全性较差,不适合工业化生产;(3)最终产物杂质较多,需要通过精馏除杂,导致收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溴化反应操作简便、对环境更友好、反应收率和产物纯度均较高、适合工业化生产的3-溴-5,5-二甲基-4,5-二氢异噁唑制备方法。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砜吡草唑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它是以乙醛酸为起始原料,先与羟胺进行缩合反应,生成2-(羟基亚氨基)乙酸;然后在溴酸钠和亚硫酸氢钠的存在下进行溴化反应,生成二溴甲醛肟;最后与异丁烯进行环合反应,生成砜吡草唑中间体3-溴-5,5-二甲基-4,5-二氢异噁唑。
反应式如下:
。
所述缩合反应之后、溴化反应之前还包括用氢氧化钠调节反应体系pH至中性。
所述羟胺为盐酸羟胺或者硫酸羟胺,优选为硫酸羟胺。
所述乙醛酸与所述盐酸羟胺的摩尔比为1∶1~1∶2,优选为1∶1~1∶1.2。
所述乙醛酸与所述硫酸羟胺的摩尔比为1∶0.5~1∶1,优选为1∶0.5~1∶0.6。
所述乙醛酸与所述溴酸钠的摩尔比为1∶2~1∶4,优选为1∶2~1∶2.5。
所述乙醛酸与所述亚硫酸氢钠的摩尔比为1∶2~1∶4,优选为1∶2~1∶2.5。
所述环合反应是在碱性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的;所述碱性催化剂为碳酸钠、碳酸钾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农用激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省农用激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470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