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千兆网工业相机传输稳定性的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52175.0 | 申请日: | 2021-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731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郭勇军;宋伟铭;周中亚;刘敏;杨煦;于军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大恒(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图像视觉技术分公司;北京大恒图像视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21/6375 | 分类号: | H04N21/6375;H04N21/6437;H04N21/65 |
代理公司: | 北京驰纳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7 | 代理人: | 马栋敏 |
地址: | 100080 北京市海淀区苏***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千兆 工业 相机 传输 稳定性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千兆网工业相机传输稳定性的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使用千兆网过滤驱动对接收的数据包进行判断,确定所述数据包的类型,还包括以下步骤:根据所述数据包的类型,对所述数据包分别进行处理;依照残帧处理规则进行图像数据帧重传。本发明提出的提高千兆网工业相机传输稳定性的方法及系统,可以减少过滤过程的判断次数,节省时间,在数据量大的情况下,能够实现快速的接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传输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提高千兆网工业相机传输稳定性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网络数据可靠的传输方案多采用TCP协议方式(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基于字节流的传输层通信协议)。TCP协议为了保证报文传输的可靠性,给每个包设定序号,同时序号也保证了传送到接收端实体的包的按序接收。然后接受端实体对已成功收到的字节发回一个相应的确认(ACK);如果发送端实体在合理的往返延时(RTT)内未收到确认,对应的数据将会被重传。
而UDP协议全称是用户数据报协议,是一种无连接协议。当报文发送之后,无法得知报文是否安全完整到达,不对传送数据包进行可靠性保证。因此具有资源消耗少、处理速度快等优点,通常音视频数据和普通数据传输时使用较多。
千兆网工业相机采用的GigE Vision协议(基于UDP),在某些应用场合(如多机争抢带宽、网络环境出现拥堵、干扰等),传输数据的可靠性会有问题(会出现丢包现象),GigEVision协议引入的丢包重传的机制,保证千兆网工业相机图像数据的传输稳定性,最大限度的保障图像数据传输的正确性。然而现有技术中,缺少对丢包重传机制的实现时机的具体实施方法。
申请号为CN110768753A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丢包重传方法和系统,其中方法包括:接收端设备向发送端设备发送丢包重传请求;所述发送端设备根据所述丢包重传请求,将相应的实时传输协议(RTP)重传包,通过RTP控制协议(RTCP)通道发送给所述接收端设备;当所述接收端设备在所述RTCP通道上接收到数据包,并判定该数据包为RTP重传包时,将该数据包放到相应的组帧队列中。该方法的数据包的丢包判断和发送重传命令是在应用层接收端执行,速度比较慢;对网络环境极其恶劣时出现的重传包无法确保数据的完整性的情况没有相应的应对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提高千兆网工业相机传输稳定性的方法及系统,可以减少过滤过程的判断次数,节省时间,在数据量大的情况下,能够实现快速的接收。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千兆网工业相机传输稳定性的方法,包括使用千兆网过滤驱动对接收的数据包进行判断,确定所述数据包的类型,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根据所述数据包的类型,对所述数据包分别进行处理;
步骤2:依照残帧处理规则进行图像数据帧重传。
优选的是,所述数据包的类型包括超前数据包、正常数据包和滞后数据包,所述超前数据包包括图像内超前数据包和图像间超前数据包。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图像内超前数据包的处理方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判断所述图像内超前数据包是否有图像数据,如果有图像数据,执行步骤102,如果没有图像数据,执行步骤104;
步骤102:处理当前帧的所述图像内超前数据包;
步骤103,统计重传参数,并进行重传,直接执行步骤105;
步骤104:将该图像内超前数据包计入异常包;
步骤105:更新期望ID。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图像间超前数据包的处理方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大恒(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图像视觉技术分公司;北京大恒图像视觉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大恒(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图像视觉技术分公司;北京大恒图像视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521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包括菲涅耳透镜元件的光学装置
- 下一篇:采集装置、电子装置和显示模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