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在污水排放管道内的污水过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52885.3 | 申请日: | 2021-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08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3 |
发明(设计)人: | 晋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核第七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9/50 | 分类号: | B01D29/50;B01D29/03;B01D29/60;B01D29/96 |
代理公司: | 北京腾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08 | 代理人: | 赵鑫鑫 |
地址: | 030000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水 排放 管道 过滤 装置 | ||
1.一种用在污水排放管道内的污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过滤板,其至少有两个,其同轴设置在污水排放管道的内部;
固定件,其同轴固定设置在过滤板的背水侧;
柔性叶片,其沿周向均匀布置在固定件的圆周面上,且柔性叶片沿污水排放管的轴向面延伸,柔性叶片靠近排放管内壁的一端包括有第一触发点和第二触发点;
固定圈,其同轴固定设置在污水排放管道内,且固定圈外圆周面一端设置有第一阶梯沿,第一阶梯沿位于固定圈的一侧,固定圈的内圆周面上沿周向均匀布置有第一固定杆,第一固定杆与柔性叶片的第一触发点连接;
转动圈,转动圈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阶梯沿,第二阶梯沿与第一阶梯沿同轴转动配合,转动圈的内圆周面上沿周向均匀布置有第二固定杆,第二固定杆与柔性叶片的第二触发点连接;
第一旋转驱动器,其设置在污水排放管道的外部,第一旋转驱动器的工作端与转动圈的外圆周面固定连接,第一旋转驱动器用于驱动转动圈相对固定圈同轴转动,转动时第二固定杆和第一固定杆分别带动柔性叶片的第一触发点和第二触发点同轴反向转动,使得柔性叶片发生扭曲形变。
2.一种用在污水排放管道内的污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安置筒,其同轴设置在污水排放管道内,安置筒的外圆周面同轴设置有环槽,环槽与排放管的内壁形成密封腔;
固定柱,其同轴固定设置在安置筒内;
扇形滤板,其沿周向均匀布置在固定柱的圆周面上,扇形滤板与安置筒同轴,扇形滤板朝向轴心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销杆,扇形滤板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第二销杆,第二销杆和第一销杆均沿扇形滤板的同中心径向延伸,第一销杆与固定柱转动配合,第二销杆与安置筒转动配合,
扇形波纹片,其为柔性材料制成,扇形波纹片同轴设置在相邻的扇形滤板的间隙处;
锥齿轮,锥齿轮同轴固定设置在第二销杆上,且锥齿轮位于环槽内;
锥齿圈,锥齿圈同轴转动设置在环槽内,且锥齿圈与锥齿轮相互啮合;
第二旋转驱动器,其设置在排放管的外部,且第二旋转驱动器的工作端与锥齿圈的外圆周面固定连接,第二旋转驱动器用于驱动所述锥齿圈进行转动,所述锥齿圈相对安置筒同轴转动一定的角度,锥齿圈转动时,沿周向均匀布置在固定柱圆周面上的扇形滤板通过第一销杆在固定柱的圆周面上稳定地也同步转动一定角度,从而使得污水在穿过倾斜的扇形滤板时水流流向发生改变,而所述扇形波纹片用于连接相邻的扇形滤板,避免在过滤时,脏污直接通过相邻扇形滤板之间的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在污水排放管道内的污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弧形腰槽和固定螺栓;所述转动圈的一端沿周向均匀布置有弧形腰槽,弧形腰槽与转动圈同轴;所述固定螺栓沿周向均匀布置在固定圈的一端,且固定螺栓与弧形腰槽沿周向滑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用在污水排放管道内的污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旋转驱动器包括有,
第一触发杆,第一触发杆设置在转动圈的顶端,且第一触发杆沿径向贯穿排放管的顶部,第一触发杆上设置有沿转动圈径向的第一避让槽;
第一固定销,第一固定销沿转动圈的轴向固定设置在第一避让槽内;
第一电动推杆,第一电动推杆沿切向固定设置在排放管的顶部,且第一电动推杆的输出轴沿轴向穿过第一避让槽;
第一连杆,第一连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固定销和第一电动推杆的输出轴的端部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在污水排放管道内的污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旋转驱动器包括有,
第二触发杆,第二触发杆沿径向设置在锥齿圈的外圆周面的顶端,且第二触发杆沿径向贯穿排放管的顶部,第二触发杆上设置有沿锥齿圈径向的第二避让槽;
第二固定销,第二固定销沿锥齿圈的轴向固定设置在第二避让槽内;
第二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沿切向固定设置在排放管的顶部,且第二电动推杆的输出轴沿轴向穿过第二避让槽;
第二连杆,第二连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固定销和第二电动推杆的输出轴的端部铰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核第七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核第七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5288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