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在污水排放管道内的污水过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52885.3 | 申请日: | 2021-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08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3 |
发明(设计)人: | 晋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核第七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9/50 | 分类号: | B01D29/50;B01D29/03;B01D29/60;B01D29/96 |
代理公司: | 北京腾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08 | 代理人: | 赵鑫鑫 |
地址: | 030000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水 排放 管道 过滤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环保领域、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用在污水排放管道内的污水过滤装置,包括至少两个过滤组件、驱动机构,过滤组件同轴设置在污水排放管道内,驱动机构设置在污水排放管道上,驱动机构与过滤组件传动连接;通过处于污水排放管道内不同位置处的水流流速传感器检测不同位置处的污水管道内的污水流速,当上下游水流速度差异超过阈值时,启动所述驱动机构进而使过滤组件产生形变,形变时污水在排放管道内的流向改变。本发明通过能够形变的过滤组件和能够引发形变的驱动机构,能够使得污水中的脏污可以更均匀地被中下游的过滤组件过滤,防止第一个或前几个过滤组件的负荷过重而后几个过滤组件负荷太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领域、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用在污水排放管道内的污水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一些工业生产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污水,而将污水直接排向污水处理装置,会导致污水中一些颗粒废渣堵塞在污水处理装置中,因此需要预先通过管路,并在管路中设置多级过滤网,以此达到清理污水中颗粒废渣的目的。
现有管道型污水过滤装置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当位于上游的过滤网的迎水侧局部的滤渣过多时,污水穿过上游过滤网后在管道内流速不均,使得位于中游的过滤网的迎水侧局部所受到的流速不同,进而使得中游过滤网上的滤渣也同样分布不均匀,这会导致上游和中游的过滤网的负荷过重,而位于下游的过滤网负荷太轻;同时污水会在上游的过滤网和下游的过滤网之间回流,使得滤渣聚集在管道底部,不便于后续的清理。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在污水排放管道内的污水过滤装置。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在污水排放管道内的污水过滤装置,包括有过滤组件和驱动机构,过滤组件,其至少有两个,过滤组件同轴设置在污水排放管道内;
驱动机构,其设置在污水排放管道上,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过滤组件传动连接;
通过处于污水排放管道内不同位置处的水流流速传感器检测不同位置处的污水管道内的污水流速,当上下游水流速度差异超过阈值时,启动所述驱动机构,带动过滤组件产生扭曲形变,形变时污水在排放管道内的流向改变。
优选地,所述过滤组件包括有,
过滤板,其同轴设置在污水排放管道的内部;
固定件,其同轴固定设置在过滤板的背水侧;
柔性叶片,其沿周向均匀布置在固定件的圆周面上,所述柔性叶片沿污水排放管道的轴向面延伸,柔性叶片靠近污水排放管道内壁的一端包括有第一触发点和第二触发点;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有,
固定圈,其同轴固定设置在污水排放管道内,固定圈外圆周面一端设置有第一阶梯沿,第一阶梯沿位于固定圈朝向下游的一侧,固定圈的内圆周面上沿周向均匀布置有第一固定杆,第一固定杆与柔性叶片的第一触发点连接;
转动圈,其一端设置有第二阶梯沿,第二阶梯沿与第一阶梯沿同轴转动配合,转动圈的内圆周面上沿周向均匀布置有第二固定杆,第二固定杆与柔性叶片的第二触发点连接;
第一旋转驱动器,其设置在污水排放管道的外部,且其工作端与转动圈的外圆周面固定连接,第一旋转驱动器用于驱动转动圈相对固定圈同轴转动。
第一旋转驱动器转动时第二固定杆和第一固定杆分别带动柔性叶片的第一触发点和第二触发点同轴反向转动,使得柔性叶片发生扭曲形变,形变时污水在排放管道内的流向改变,进而使污水管道下游的过滤组件充分发挥过滤作用。
优选地,第一旋转驱动器包括有,
第一触发杆,其沿径向设置在转动圈的顶端,且第一触发杆沿径向贯穿排放管的顶部,第一触发杆上设置有沿转动圈径向的第一避让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核第七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核第七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528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