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响应型可溶性微针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53461.9 | 申请日: | 2021-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212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潘昕;温婷;权桂兰;吴传斌;陈航平;李峰;冯地桑;杨蓓蓓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新济药业科技有限公司;广州新济生物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41/00 | 分类号: | A61K41/00;A61K9/00;A61K47/54;A61K47/36;A61K47/32;A61P17/10;A61K8/81;A61K8/73;A61K8/49;A61K8/02;A61Q1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广典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65 | 代理人: | 万志香;曾银凤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小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响应 可溶性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智能响应型可溶性微针,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底、位于所述基底表面的针体和位于所述针体表面的针尖;
所述针尖由包括可溶性材料和智能响应型纳米粒的原料制备而成;所述针体由包括可溶性材料的原料制备而成;所述基底由包括高分子材料的原料制备而成;
其中所述智能响应型纳米粒为负载光敏剂的沸石咪唑酯骨架结构材料;所述光敏剂为带负电的花菁染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响应型可溶性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沸石咪唑酯骨架结构材料为2-甲基咪唑锌盐;所述带负电的花菁染料为吲哚菁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响应型可溶性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响应型纳米粒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将六水合硝酸锌与光敏剂溶于有机溶剂,得到溶液A;
将2-甲基咪唑溶于有机溶剂,得到溶液B;
将溶液B加入溶液A中,将所得混合液离心,洗涤,重悬,得到智能响应型纳米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响应型可溶性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液A和溶液B的溶剂为甲醇;
和/或,所述六水合硝酸锌和2-甲基咪唑的摩尔比为1:(1~32),优选为1:(7~9)。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响应型可溶性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敏剂在所述混合液中的浓度为1.5~8mg/ml;
和/或,所述六水合硝酸锌在所述混合液中的浓度为10~25mg/ml;
和/或,所述2-甲基咪唑在所述混合液中的浓度为20~40mg/ml。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智能响应型可溶性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溶性材料为透明质酸和透明质酸盐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高分子材料为聚乙烯吡咯烷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响应型可溶性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质酸盐为透明质酸钠;优选所述透明质酸钠的分子量为3kd~10kd;所述聚乙烯吡咯烷酮为聚乙烯吡咯烷酮K90。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智能响应型可溶性微针,其特征在于,针尖中所述可溶性材料与智能响应型纳米粒的质量比为(3~6):1,更优选质量比为4:1;
和/或,所述针尖中的可溶性材料、针尖中的智能响应型纳米粒、针体中的可溶性材料、基底中的高分子材料的质量比为:(7.5~17.5):(1.5~5):(30~100):(50~100)。
9.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智能响应型可溶性微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将针尖原料中的所述智能响应型纳米粒的水溶液与所述可溶性材料的水溶液混合,得到针尖溶液;
b.将针体原料中的所述可溶性材料溶于水,得到针体溶液;
c.将所述高分子材料溶于醇类溶剂中,得到基底溶液;
d.将所述针尖溶液加入微针阴模,离心干燥,再加入针体溶液,离心,最后加入基底溶液,离心干燥,制备成智能响应型可溶性微针;
优选所述针尖溶液中可溶性材料的浓度为50~70mg/ml,智能响应型纳米粒的浓度为(10~20)mg/ml;
优选地,所述针体溶液中可溶性材料的浓度为(200~400)mg/ml,所述基底溶液中所述高分子材料与溶剂的质量体积比为1g:(3~4)ml;
优选地,所述针尖溶液的体积为150~250μL;所述针体溶液的体积为150~250μL;所述基底溶液的体积为200~300μL。
10.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智能响应型可溶性微针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痤疮的产品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新济药业科技有限公司;广州新济生物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新济药业科技有限公司;广州新济生物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5346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