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用于震后可恢复功能钢结构的隔震楼板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55036.3 | 申请日: | 2021-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173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张艳霞;武丙龙;张爱林;上官广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B5/40 | 分类号: | E04B5/40;E04B5/38;E04B1/98;E04H9/02;E04B1/3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 11255 | 代理人: | 姜威 |
地址: | 10004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可恢复 功能 钢结构 楼板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震后可恢复功能钢结构的隔震楼板系统,包括:钢筋桁架楼承板、多个跨中隔震支座、多个梁端隔震支座和多个承托次梁;跨中隔震支座和梁端隔震支座的下端固定于下方的可恢复功能钢框架梁或滑动次梁上,所述跨中隔震支座的上端和梁端隔震支座的上端固定于承托次梁的底部,多个跨中隔震支座位于承托次梁的中间部位,多个梁端隔震支座位于承托次梁的端部,多个承托次梁通过栓钉平行地固定于钢筋桁架楼承板的下方。本系统既能保证承担竖向荷载和传递水平力,也不会妨碍可恢复功能钢框架的开口机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恢复功能钢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震后可恢复功能钢结构的隔震楼板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的数次地震表明,人类正面临着地震的全面威胁,而我国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地震活动频繁,汶川、玉树、雅安和鲁甸大地震,给我们带来了惨痛的教训。隔震技术主要是指在建筑结构底面以下部分设置隔震装置或隔震机构,以减弱地震动输入给地面以上结构的能量,减小结构振动而采取的一种结构抗震技术措施。隔震技术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基础隔震,即在基础顶面布置隔震支座,限制地震能量进入上部结构;另一类是层间隔震,即在建筑物的某楼层布置隔震支座,减小隔震支座以上楼层的地震作用。隔震技术为40年来世界地震工程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基础隔震技术的使用使建筑在地震中不倒塌真正成为可能,使其成为减轻地震灾害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可恢复功能的拉索预应力钢框架能够发挥预应力钢结构的优势,在强震发生后具有控制结构损伤,减少或消除残余变形以及震后容易修复等优点。但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可恢复功能钢框架因为有长梁与短梁之间的开口,从而导致其所在的一榀框架具有“膨胀”效果。而可恢复功能体系中,采用的普通钢框架楼板体系对其开口机制有抑制作用,影响其复位效果。
因此,亟需研发能够适应可恢复功能钢框架的楼板,使其既能保证承担竖向荷载和传递水平力,也不会妨碍可恢复功能钢框架的开口机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震后可恢复功能钢结构的隔震楼板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问题中存在的缺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适用于震后可恢复功能钢结构的隔震楼板系统,包括:钢筋桁架楼承板、多个跨中隔震支座、多个梁端隔震支座和多个承托次梁;
跨中隔震支座和梁端隔震支座的下端固定于下方的可恢复功能钢框架梁或滑动次梁上,所述跨中隔震支座的上端和梁端隔震支座的上端固定于承托次梁的底部,多个跨中隔震支座位于承托次梁的中间部位,多个梁端隔震支座位于承托次梁的端部,多个承托次梁通过栓钉平行地固定于钢筋桁架楼承板的下方。
优选地,承托次梁为H型钢,H型钢下翼缘与可恢复功能钢框架梁或滑动次梁的间隙大于5mm,且小于隔震支座的高度。
优选地,跨中隔震支座和梁端隔震支座与承托次梁通过螺栓连接或焊缝连接;跨中隔震支座和梁端隔震支座与可恢复功能钢框架梁或滑动次梁可通过螺栓连接或焊缝连接。
优选地,梁端隔震支座上连接板靠近钢框架柱壁的端面与钢框架柱壁的间隙大于或等于0.55倍梁端隔震支座直径且小于200mm,所述间隙用于设置防震缝或设置高阻尼橡胶块。
优选地,多个跨中隔震支座和多个梁端隔震支座间隔地布置在承托次梁上,相邻隔震支座之间的距离为1m-3m,且隔震支座的布置位置形成正交网格,当有结构布置导致隔震支座偏离正交轴线时,偏移距离小于或等于500mm。
优选地,多个承托次梁沿可恢复功能钢框架梁或滑动次梁的轴线进行排布。
优选地,栓钉之间的间距大于或等于6倍栓钉直径,且小于或等于300mm。
优选地,跨中隔震支座和梁端隔震支座为铅芯橡胶支座或高阻尼橡胶支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建筑大学,未经北京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550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