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粘度可调的硅凝胶疤痕贴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55466.5 | 申请日: | 2021-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22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王功名;裴志彬;李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电化学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9/06 | 分类号: | A61K9/06;A61K47/34;A61P17/02;A61J3/00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则元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王俊晓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粘度 可调 凝胶 疤痕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粘度可调的硅凝胶疤痕贴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医疗美容技术领域,且该种粘度可调的硅凝胶疤痕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半固化硅凝胶的制备;步骤(2)两侧面粘度不同的硅凝胶薄膜的制备;步骤(3)硅凝胶疤痕贴的制备。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硅凝胶的内、外表面粘度的差异难以协调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调控硅凝胶疤痕贴表面的微、纳级别的凸起来控制其粘性,从而达到硅凝胶的内、外表面粘度的差异控制;其控制方法是将模板A和模板B的不同表面微、纳级别的结构转印到硅凝胶的内、外表面上;且此转印过程中无溶液参与和无残胶处理过程,操作简单而快捷,具有高效费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美容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粘度可调的硅凝胶疤痕贴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人体在创伤受损以后,尤其是手术过后的自修复过程中可能会伴随着疤痕增生的形成,其多发于患者的面部、颈部以及四肢躯干等部位,不仅影响着皮肤的生理机能,还会影响患者的美观,严重的会造成患者心中的心理阴影。因此,需要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治疗预防疤痕增生,这也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如何防治疤痕增生一直是创伤修复领域研究的热点,但目前在疤痕增生防治方面尚无有效的方法。目前治疗疤痕增生的直接方法是采用手术治疗,但存在手术过程痛苦且容易复发的问题,也有采用药物治疗,虽然有很好的效果,但副作用较多。因此,现在临床治疗瘢痕的方法一般是多种治疗方法联合使用,如在手术后配合硅凝胶治疗。
硅凝胶的主要组分是聚二甲基硅氧烷,具有透明、无味、无臭、疏水、耐热、抗氧化等特性,不溶于水及一般有机溶剂,并拥有良好的生物兼容性,对皮肤无毒无害,无刺激性。一般采用的方式是敷在创伤表面,通过压力、缩水等功能抑制疤痕增生,因此,就需要硅凝胶与皮肤接触面有极好的粘附力,但外表面粘度较高时,易与衣物粘结,吸附灰尘,影响美观。现有的硅凝胶制备过程虽然可以通过调控组分来改变粘度,但是整体粘度一致,内外粘度的差异难以协调。外加无纺布或者纸膜,虽然可以降低外表层粘性,但是会影响透气性。
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粘度可调的硅凝胶疤痕贴及其制备方法,实现了硅凝胶疤痕贴的内表面高粘性,外表面低粘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粘度可调的硅凝胶疤痕贴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内、外表面粘度的差异难以协调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粘度可调的硅凝胶疤痕贴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半固化硅凝胶的制备:将硅凝胶均匀地涂覆在模板A上,在室温25℃下静置至气泡完全析出后,再将模板A加热至硅凝胶的半凝固状态,然后停止加热,冷却,获得半固化硅凝胶;
步骤(2)、两侧面粘度不同的硅凝胶薄膜的制备:将刷有脱模剂的模板B正压在经过步骤(1)半固化硅凝胶上,加热至完全固化后,去除模板A和模板B,即可把模板上制备的微纳米阵列结构的反结构转印到胶体薄膜上,获得两侧面粘度不同的硅凝胶薄膜;
步骤(3)、硅凝胶疤痕贴的制备:将步骤(2)得到的两侧面粘度不同的硅凝胶薄膜进行裁切,两面贴上防粘膜,包装后即可得到一种粘度可调的硅凝胶疤痕贴。
进步一地,步骤(1)中硅凝胶由聚甲基硅氧烷和固化剂组成,且聚甲基硅氧烷:固化剂的比为3:1-9:1。
进步一地,步骤(1)中模板A为制备高粘度硅凝胶薄膜的阵列结构,为纳米线、纳米柱、纳米孔、纳米金字塔、纳米网格、纳米墙中的一种。
进一步地,步骤(2)中脱模剂为硅凝胶脱模剂MC-313K和M-10中的一种。
进一步地,步骤(2)中模板B为制备低粘度硅凝胶薄膜的阵列结构,为微米正金字塔、倒金字塔、微米级别锥形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电化学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联电化学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554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