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漏缆测试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56391.2 | 申请日: | 2021-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044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刘琴涛;刘宏波;李丽华;梁嘉棋;陈柯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29/08 | 分类号: | G01R29/08;G01R23/16;G01R23/02;H04B17/318;H04B17/15;H04B17/29 |
代理公司: | 武汉华之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67 | 代理人: | 李君 |
地址: | 430033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试 系统 方法 | ||
1.一种漏缆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信测试设备A、自动化测试控制台A、移动测试台及电缆连接器;
所述移动测试台用于在指定位置接收通信信号后,完成漏缆测试,并将测试结果返回至自动化测试控制台A;
所述自动化测试控制台A用于设置通信测试设备A的运行参数,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通信测试设备A用于发送通信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缆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测试台包括通信测试设备B和自动化测试控制台B;所述自动化测试控制台B与所述自动化测试控制台A支持信息传输;所述通信测试设备B用于接收通信信号;所述自动化测试控制台B用于完成漏缆测试。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漏缆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化测试控制台A包括通信测试设备控制模块、泄漏电缆辐射性能分析模块和泄漏电缆通信性能分析模块;
所述通信测试设备控制模块用于对测试设备的运行参数进行设置;所述泄漏电缆辐射性能分析模块用于对接收场强的计算以及绘制空间信号强度分布图;所述泄漏电缆通信性能分析模块用于对接收误码率测试结果、传输时延测试结果和传输速率测试结果进行分析。
4.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泄测试系统的漏缆辐射特性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设置发送端的电台运行参数后,将移动测试台沿着漏缆的y轴方向平行移动,对不同位置进行场强和正确收包率测试;
利用场强RSSI曲线,获取RSSI的变化区间;并计算正确收包率;
其中,发送端的电台为通信测试设备A,用于发射通信信号;移动测试台中的电台用于接收通信信号;以发送端的电台与漏缆的连接处为原点,漏缆放置方向为y轴,与漏缆放置方向垂直的方向为x轴,移动测试台在x轴方向距离漏缆为设定距离。
5.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泄测试系统的漏缆耦合损耗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保持频谱仪和接收天线与泄漏电缆x轴间距为第一设定距离;
S2频谱仪和接收天线沿y轴方向移动;
S3随机选取测试点,使相邻测试点间的间距大于距离阈值,记录每个测试点处的信号强度;
S4将频谱仪和接收天线与泄漏电缆x轴间距更改为第二设定距离后,执行步骤S2和步骤S3;
其中,漏缆放置方向为y轴,与漏缆放置方向垂直的方向为x轴;移动测试台包括频谱仪和接收天线;第一设定距离大于等于1。
6.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泄测试系统的漏缆耦合损耗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保持频谱仪和接收天线与泄漏电缆x轴间距为第三设定距离;
S2频谱仪和接收天线沿y轴方向移动,选择某一点为起始点,以固定距离间隔选取测试点;
S3记录每个测试点处的信号强度;
其中,漏缆放置方向为y轴,与漏缆放置方向垂直的方向为x轴;移动测试台包括频谱仪和接收天线;固定间隔不大于1m。
7.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泄测试系统的漏缆耦合损耗随距离增加的辐射特性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选取某一点为测试起点,使频谱仪沿x轴方向移动;
b.随机选取测试点,记录每个测试点的信号强度;
c.更换信号源频率,执行步骤a和步骤b;
其中,漏缆放置方向为y轴,与漏缆放置方向垂直的方向为x轴;移动测试台中的频谱仪用于接收通信信号。
8.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泄测试系统的漏缆辐射的全向性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选取某一点为测试起点,保持天线与漏缆在x轴距离为预设距离;
绕漏缆转动天线至不同的角度位置,分别记录不同角度位置对应的信号强度;
其中,漏缆放置方向为y轴,与漏缆放置方向垂直的方向为x轴;移动测试台中的天线用于接收通信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5639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