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汽车油冷电机用漆包线及其生产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56703.X | 申请日: | 2021-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939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胡志刚;张扬;李剑;陈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一铜业(广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3/18 | 分类号: | H01B3/18;H01B7/02;H01B7/08;H01B13/06 |
代理公司: | 广州集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76 | 代理人: | 盛力 |
地址: | 510765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汽车 电机 漆包线 及其 生产 加工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油冷电机用漆包线及其生产加工工艺,属于漆包线生产加工技术领域。所述漆包线包括铜导体、底漆层、中间漆层和面漆层,底漆层采用高密着性聚酰胺酰亚胺漆,中间漆层采用耐电晕聚酰亚胺漆,面漆层采用耐油、耐水解聚酰胺酰亚胺漆,底漆层的漆膜厚度占总漆膜厚度的比例3%‑20%,中间层占总漆膜厚度的比例40%‑90%,面漆层占总漆膜厚度的比例3%‑20%。本发明通过采用三种不同类型的绝缘漆来组合涂覆,底漆层、中间漆层和面漆层各涂覆不同类型的漆的方式让其各自发挥优势,弥补不足,最终制备形成一种耐电晕性、高卷绕性、耐机械冲击性、耐油水性很强的汽车油冷驱动电机用漆包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漆包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油冷电机用漆包线生产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的驱动电机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之一,相比传统工业电机,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有集成度高、工况效率高、功率密度高、安全等级高、性价比高、低噪音的特点。驱动电机是汽车的核心组成部分,而漆包线又是驱动电机的关键原材料,因而对漆包线也相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二代新能源汽车是将电机、变速箱、电控系统三合一,需将电机完全浸泡在变速箱油中,由此变速箱油及油中的水份在高温下会对电机中的漆包线产生腐蚀作用,导致失去绝缘性而短路,严重时发生事故,且新能源汽车设计时能效比高,加工变形复杂,需要漆包线有极强的耐电晕性、高卷绕性、耐机械冲击性、耐油水性,此两个问题在2019年是整个漆包线行业面临的难题,当时一度阻碍的新一代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因此,用于新能源电动汽车油冷驱动电机的漆包线需要满足耐变速箱油水的腐蚀,及耐电机加工时的机械冲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电晕性、高卷绕性、耐机械冲击性、耐油水性很强用于汽车油冷驱动电机的漆包线及其生产加工工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能源汽车油冷电机用漆包线,包括铜导体、底漆层、中间漆层和面漆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漆层采用高密着性聚酰胺酰亚胺漆,中间漆层采用耐电晕聚酰亚胺漆,面漆层采用耐油、耐水解聚酰胺酰亚胺漆,所述底漆层的漆膜厚度占总漆膜厚度的比例3%-20%,所述中间层占总漆膜厚度的比例40%-90%,所述面漆层占总漆膜厚度的比例3%-20%;
所述总漆膜厚度是指底漆层、中间漆层、面漆层的漆膜厚度之和;
所述高密着性聚酰胺酰亚胺漆的各组份按重量百分比如下:聚酰胺酰亚胺树脂20%-40%,N-甲基吡咯烷酮40%-70%,N,N-二甲基甲酰胺10%-30%;
所述耐电晕聚酰亚胺漆的各组份按重量百分比如下:聚酰亚胺树脂15%-35%,非晶质二氧化硅1%-20%,N-甲基吡咯烷酮50%-70%,N,N-二甲基乙酰胺5%-30%;
所述耐油、耐水解聚酰胺酰亚胺漆的各组份按重量百分比如下:聚酰胺酰亚胺树脂20%-40%,N-甲基吡咯烷酮40%-70%,二甲苯5%-20%。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底漆层的漆膜厚度占总漆膜厚度的比例10%,所述中间层占总漆膜厚度的比例70%,所述面漆层占总漆膜厚度的比例20%。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铜导体为圆线或扁线中的一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圆线采用含氧量150-350ppm的低氧铜。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扁线采用无氧铜,含氧量10ppm以下。
本发明还公布了一种新能源汽车油冷电机用漆包线的生产加工工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放线:将圆线母材导线卷放置在线盘上经导轮进入压延机;
2)压延:通过压延机将圆线母材压延成要求宽厚比的扁线母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一铜业(广州)有限公司,未经台一铜业(广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5670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