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竹缠绕复合管制造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60084.1 | 申请日: | 2021-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703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叶柃;高宏兴;李胜岭;翁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鑫宙竹基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叶柃 |
主分类号: | B27J1/00 | 分类号: | B27J1/00;B27G11/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华之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67 | 代理人: | 王世芳;李欢 |
地址: | 311251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缠绕 复合管 制造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竹缠绕复合管制造设备,属于竹缠绕复合管领域,其包括制衬机、缠绕机、脱模机、修整机和上料机,其中,制衬机用于在管模具上制备竹缠绕复合管的内衬层,缠绕机用于在内衬层上缠绕竹基增强层,修整机用于给经固化后喷涂过外防护层的竹缠绕复合管端部进行修整,以制备承插口,脱模机用于将管模具从竹缠绕复合管中脱离,上料机用于提供竹粉供给。本发明中,制衬过程中淋浇十分灵活可控,缠绕工位具有双工作台,模具移动空间充分,省略了回流系统,修整工位磨刀轴实现密封,修磨完后即能进行喷涂,脱模过程的卡抓过程更为有力和合理,上料机结构更为精简,输料稳定可靠。本发明设备整个系统结构更为合理,生产更为高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竹缠绕复合管制造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竹缠绕复合管制造设备。
背景技术
竹缠绕复合管是一种以竹材为基体材料,以热固性树脂为胶黏剂,采用缠绕工艺加工成型的新型生物基管道,替代螺旋焊管、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等传统管道,可广泛应用于农水、石化、城建、住宅、储运等领域,竹缠绕复合管具有资源可再生、重量轻、节能低碳、防火耐水、抗震抗沉降能力强、初始力学性能好、稳定性高、保温性能好、抗冻能力强、施工安装方便、综合成本低等优势。
目前,常见的竹缠绕复合管加工工艺主要包括在管模具上制备内衬层、竹材的处理、在内衬层上缠绕竹材形成结构层、固化、修整、脱模、在管表面做防护涂层等几大环节。制备内衬层是竹缠绕复合管加工中首个关键环节,需要在管模具表面淋浇胶黏剂,现有制衬机中的淋胶槽均是固定向下倾斜一定角度以实现淋胶动作,但是这样会导致淋胶完成后,淋胶槽中的胶黏剂仍会滴落,造成胶黏剂的浪费。
在内衬层上缠绕竹材形成结构层是竹缠绕复合管加工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中国专利CN105415698A公开了一种竹缠绕管状制品成型机,通过竹篾带送料装置对模具表面内衬层上缠绕竹篾带制备增强层。但是仅仅缠绕竹篾带往往达不到竹缠绕复合管管体强度和刚度需求,因此通常会在增强层之间增加辅助增强层,辅助增强层是由树脂和填料混合而成的胶泥层,填料为无机填料或天然植物填料。现有的竹篾缠绕设备无法同时实现辅助增强层的制备,所以需要对现有的增强层制备装置进行改进。
竹缠绕复合管使用时,一般是利用束节将两段复合管安装在一起,为了装配方便,需要利用修整机对竹缠绕复合管端部的外壁进行加工修整以加工插口段,便于管廊的顺利插入。同时,竹缠绕复合管在缠绕结构层后还需要对其表面进行喷涂加工,通常需要专门设置额外的喷涂设备。这样,加工设备多,操作繁琐,且由于竹缠绕复合管体积很大,在不同设备之间转运十分麻烦。
脱模是竹缠绕复合管加工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相应地,需要可靠、有效脱出管模具的脱模机。竹缠绕复合管为大型缠绕制品,长度达到几十米,且重量极大,现有的脱模设备由于不能很好地固定复合管导致无法实现竹缠绕复合管的有效脱模。
此外,在一些复合管的制备过程中,需要使用竹粉,如何实现竹粉在整个生产环节中流畅运输是竹缠绕复合管竹粉上料机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之一。
因此,需要开发一种新型的竹缠绕复合管制造设备,以克服现有的竹缠绕复合管制造设备的以上缺陷。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竹缠绕复合管制造设备,通过对制衬机、缠绕机、脱模机、修整机和上料机各个环节进行改进,使得制衬过程中淋浇十分灵活可控,缠绕工位具有双工作台,模具移动空间充分,省略了回流系统,修整工位磨刀轴实现密封,修磨完后即能进行喷涂,脱模过程的卡抓过程更为有力和合理,上料机结构更为精简,输料稳定可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鑫宙竹基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叶柃,未经浙江鑫宙竹基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叶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600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