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境监测用采样机械手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62523.2 | 申请日: | 2021-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90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王耀生;郝卫平;李向楠;马海洋;王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1/14 | 分类号: | G01N1/14;G01N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杨乐 |
地址: | 10008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境监测 采样 机械手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的一种环境监测用采样机械手,包括采样机械臂,所述采样机械臂的一端通过抽吸泵连接有循环清洗式分流注射机构,且循环清洗式分流注射机构的一侧匹配设置有可分离样品架,可分离样品架、循环清洗式分流注射机构和采样机械臂均设置于可移动机械臂座上。本发明中,通过采样机械臂和抽吸泵的配合,能够实现自动的抽吸采样,样品再通过循环清洗式分流注射机构注射进入可分离样品架内,转移过程于相对封闭的环境内进行,避免了二次污染,且循环清洗式分流注射机构具备自清洗功能,能防止样品互相污染,而且循环清洗式分流注射机构能将样品分类且逐一注射至可分离样品架内,实现了对样品的大批量自动分类储存,极大的方便了环境监测和采样工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监测机械手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环境监测用采样机械手。
背景技术
环境监测是为了特定目的,按照预先设计的时间和空间,用可以比较的环境信息和资料收集的方法,对一种或多种环境要素或指标进行间断或连续地观察、测定、分析其变化及对环境影响的过程;机械手能模仿人手和臂的某些动作功能,用以按固定程序抓取、搬运物件或操作工具的自动操作装置,机械手是最早出现的工业机器人,也是最早出现的现代机器人,它可代替人的繁重劳动以实现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能在有害环境下操作以保护人身安全,因而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冶金、电子、轻工和原子能等部门。
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缺陷:
第一、复杂的成分检测必须在实验室内进行,所以需要采样收集,由于水质环境一直在变化,只有持续监测定时取样才能够获得准确的监测数据,现有的方式是需要工作人员长期蹲守,定时取样,十分消耗时间。
第二、现有的监测设备在取样时,样品通过同一管道输送,管道内的残留物会导致不同时期的样品之间互相污染。
第三、现有的监测设备在取样过程中,样品的转移会与外界暴露,导致样品存有被第三方污染的风险。
第四、现有的监测设备不能够对样品进行自动的,且大批量的分类收集存储。
第五、现有的监测设备安装麻烦,且移动不方便,灵活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境监测用采样机械手及其使用方法,以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环境监测用采样机械手,包括采样机械臂,所述采样机械臂的一端通过抽吸泵连接有循环清洗式分流注射机构,且循环清洗式分流注射机构的一侧匹配设置有可分离样品架,可分离样品架、循环清洗式分流注射机构和采样机械臂均设置于可移动机械臂座上。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循环清洗式分流注射机构包括主管轴、主臂架、注射管头和滑座,所述主管轴的中部贯穿于可移动机械臂座的一边侧壁上,且主管轴远离可分离样品架的一端通过进入管连接有抽吸泵的出口,并且主管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主臂架的一端,主臂架上滑动设置有滑座,滑座的中间滑动穿设有注射管头,注射管头的一端通过输入管连通有主管轴,且注射管头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滑块的一端,滑块的中间贯穿有丝杠,丝杠的一端连接有推拉控制电机,推拉控制电机固定安装于“L”形架上,“L”形架固定设置于滑座的一侧;
所述主管轴的中部套设有从动齿轮,从动齿轮的一侧啮合连接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的一侧连接有主电机。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L”形架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杆的一端,转杆的另一端并排设置有2个限位滑轮,2个所述限位滑轮之间活动连接有导向轨道,导向轨道设置于可移动机械臂座的一边侧壁上,且导向轨道为螺旋式结构,所述可移动机械臂座对应导向轨道的一边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注射孔,所述注射孔的分布方式与导向轨道的结构相匹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625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