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强化软体刚度的填充颗粒及系列化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62889.X | 申请日: | 2021-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198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邹海林;吴磊;张双军;余时泷;漆昕;张宇鹄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J19/00 | 分类号: | B25J19/00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云燕春 |
地址: | 71007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强化 软体 刚度 填充 颗粒 系列化 应用 | ||
本发明种用于强化软体刚度的填充颗粒及系列化的应用,属于填充技术领域;所述填充颗粒为两侧端面设置有凸台的圆盘结构,凸台为外周面成弧形的圆台结构,两个凸台相对于圆盘对称设置,并与圆盘同轴。通过简单的摩擦作用产生刚度的方式,变为可以在抽气增压时通过相互之间的支撑作用产生更大刚度;进一步,分别对圆盘端面形状、圆盘外周面形状及凸起形状尺寸进行调整,得到一系列用于强化软体刚度的填充颗粒,能够进一步提高了摩擦力、支撑强度等,产生更好的效果。本发明的填充颗粒,按照渐变的曲率进行过渡,逐渐从陀螺形状过渡到最终的球形,形成系列化产品。其中陀螺构型的颗粒具有多方面的优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填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强化软体刚度的填充颗粒及系列化的应用。
背景技术
颗粒材料多用于结构填充,因为球形颗粒的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各种软体机器人多应用球形或者椭球形颗粒进行填充,并取得了一定的变刚度特性。
这些填充颗粒,主要因为制造方便,并有一定的变刚度能力,所以被采用。但是,球形颗粒的几何光滑,相互接触方式简单。颗粒间的相互作用只能通过球壁与球壁间的点接触,在加有侧力的条件下,容易达到最大静摩擦力,进而发生滑动。所以,球形颗粒的特点也就使得颗粒间的作用并不稳定,作用力不大。而对于软体机械臂,材料颗粒间的最大作用力,将直接影响机械臂的变刚度范围,作用力越强,机械臂就能拥有更大的变刚区间,就能为机械臂带来更多的适用空间。所以,利用球形颗粒的软体机械臂,难以发挥出大范围变刚度的能力,只能通过其它的方式改善软体的变刚度范围,这正是球形颗粒的最大限制。
现有技术中,主要采取球形颗粒来实现刚度调整,比如文献:(Y.Li,Y.Chen,Y.Yang and Y.Wei,Passive Particle Jamming and Its Stiffening of Soft RoboticGrippers,IEEE Transactions on Robotics,33446-455,2017.)比如如下专利也采取球形颗粒:[中国发明]CN201811170700.X一种基于颗粒阻塞的变刚度气动软体驱动器。现有填充物主要包括一些球形颗粒、粗咖啡粉末、玻璃珠等,比如文献:(V.Wall,R.Deimel andO.Brock,Selective stiffening of soft actuators based on jamming,2015IEEE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obotics and Automation(ICRA),IEEE,2015,pp.252-257.)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颗粒之间的支撑力主要是靠摩擦力,容易滑动;2)咖啡粉末等容易在多次使用后,颗粒会变细,不够鲁棒。
因此,为了实现软体机械臂更大范围的变刚度能力,需要提出新型颗粒,在传统颗粒的基础之上,增多颗粒间的作用方式,改善作用力上限,在作为填充材料时,能够在高负载的条件下仍保持结构完整,不发生大的滑动等结构变形,进而改善软体机械臂的变刚度能力,提升软体机器人的适用范围。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强化软体刚度的填充颗粒,为圆盘结构两侧端面上设置凸起的陀螺结构,通过简单的摩擦作用产生刚度的方式,变为可以在抽气增压时通过相互之间的支撑作用产生更大刚度;进一步,分别对圆盘端面形状、圆盘外周面形状及凸起形状尺寸进行调整,得到一系列用于强化软体刚度的填充颗粒,能够进一步提高了摩擦力、支撑强度等,产生更好的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强化软体刚度的填充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颗粒为两侧端面设置有凸台的圆盘结构。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凸台为外周面成弧形的圆台结构,两个凸台相对于圆盘对称设置,并与圆盘同轴。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圆盘的外周面设置为齿轮状,和相邻填充颗粒能够相互锁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6288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外悬挑实心石材线条安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治疗HPV感染患者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