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酰亚胺基柔性电极及其制备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63182.0 | 申请日: | 2021-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10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刘龙飞;唐智勇;成娟娟;欧云;马朝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66 | 分类号: | H01M4/66;H01M4/04;H01M4/13;H01M4/133;H01M4/139;H01M4/1393;H01M10/052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14 | 代理人: | 盛武生 |
地址: | 411201***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酰亚胺 柔性 电极 及其 制备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柔性电池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聚酰亚胺基柔性电极,包括经刻蚀后复合导电层的聚酰亚胺基底、氧化物活性物质薄膜和上包覆导电膜。本发明还涉及聚酰亚胺基柔性电极的制备方法,对聚酰亚胺进行图案刻蚀,接着进行表面活化,随后复合导电层,然后通过对喷雾热解生长氧化物活性物质薄膜的热解温度、前驱体溶液配比进行调控,最后选择性的在活性物质表面上包覆导电膜。本发明制备的聚酰亚胺基柔性电极,复合导电层的聚酰亚胺基底相较于铜箔、铝箔等常规集流体质量更轻、厚度更薄、可反复弯折,具有一定阻燃效果;喷雾热解所制备的活性物质膜与集流体结合紧密,形貌、厚度可控、电化学性能优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柔性储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柔性锂二次电池的柔性电极。
背景技术
锂二次电池具有比能量高、循环性能好、无记忆效应和绿色环保等优点,是目前最具发展前景的高效二次电池和发展最快的化学储能电源。锂二次电池由正负极极片、隔膜、电解液和正负极壳构成,其中极片一般由集流体、活性物质、导电剂、粘结剂通过涂布手段制备得到。锂二次电池反应机理可分为三类,即嵌入/脱出、合金化/去合金化、氧化还原。锂二次电池从柔性角度可分为柔性电池和非柔性的常规电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柔性电池在可穿戴电子设备以及其他便携式设备中存在广泛应用,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非柔性的常规电池电极制造工艺多采用在集流体上进行涂布,随后将其置于干燥箱内,设定一定温度和干燥时间使得浆料中的溶剂进行挥发。涂布手段制备的电极其活性物质与集流体的粘结程度较低,其电池不适合在反复弯曲变化条件中工作。一般来说,柔性电池要求其电极整体或集流体在本征上具备柔韧性。在关于柔性电池的报道中,其集流体多采用碳基柔性材料作为集流体,这就使得集流体可选择的材料范围有限;其电极活性物质制备工艺多采用纺丝技术、化学/物理气相沉积、化学电镀等手段,制备工艺流程复杂或需要精密仪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柔性电池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酰亚胺基柔性电极,旨在改善柔性电池的倍率性能、循环性能、能量密度以及稳定性。
本发明第二目的在于,提供所述的聚酰亚胺基柔性电极的制备方法,旨在改善制得的柔性电池的性能。
本发明第三目的在于,提供所述的聚酰亚胺基柔性电极在柔性锂二次电池中的应用。
本发明第四目的在于,提供装备有所述的聚酰亚胺基柔性电极的柔性锂二次电池。
一种聚酰亚胺基柔性电极,包括依次复合的聚酰亚胺基底、活性物质膜层;
所述的聚酰亚胺基底包括聚酰亚胺膜,聚酰亚胺膜的A面设置有刻蚀图案,聚酰亚胺膜的A面复合有导电膜层A,导电膜层A和活性物质膜层接触;聚酰亚胺膜的B面设置有导电膜层B。
本发明创新地在聚酰亚胺基底表面形成刻蚀图案,并进一步复合活性物质膜层和导电膜,研究发现,该全新结构的柔性电池具有良好的机械稳定性,有助于改善组装的柔性电池的倍率性能、循环性能、能量密度的性能。
本发明中,所述的聚酰胺膜可以直接购买商业化产品或自己制作,其厚度规格没有要求,满足柔性电极使用需求即可,例如厚度可以是8~125μm。
本发明中,聚酰亚胺膜的A、B面指聚酰亚胺膜的正、反表面。
本发明中,所述的聚酰亚胺膜的B面优选也设置有刻蚀图案。本发明中,优选在聚酰亚胺的两个表面均设置有刻蚀图案。
优选地,A、B面的刻蚀图案位置相对应或者不对应;
优选地,A、B面的刻蚀图案在厚度方向相互贯通或者不贯通。例如,刻蚀深度为1~125μm。
优选地,所述的刻蚀图案为由刻蚀线构成的网格图案、由刻蚀孔构成的点阵图案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的刻蚀孔的平面形状呈三角形、圆、五角星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平面形状指刻蚀孔预留在聚酰亚胺表面的图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科技大学,未经湖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631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