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大豆分离蛋白与壳聚糖制备可食膜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64794.1 | 申请日: | 2021-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781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郑志;聂鹏;麻志刚;罗水忠;李兴江;姜绍通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J5/18 | 分类号: | C08J5/18;C08L89/00;C08L5/08;B65D65/46 |
代理公司: | 苏州翔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1 | 代理人: | 王华 |
地址: | 230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大豆 分离 蛋白 聚糖 制备 可食 方法 | ||
1.一种利用大豆分离蛋白与壳聚糖制备可食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1:将1-10g大豆分离蛋白溶解于150-250mL的蒸馏水中,溶解后,80-90℃条件下水浴加热25-35min以对大豆分离蛋白进行改性,然后冷却至40-48℃,并保温0.8-1.2h,得到A液;
步骤2:将虾壳清洗干净后放入烘箱中,采用温度60-70℃干燥2-3h;将干燥后的虾壳粉碎至40-60目,得到虾壳粉;将虾壳粉与质量分数为4-6%的HCl溶液按质量比1:5.0-10.0混合,搅拌反应以脱除虾壳粉中的钙,得到的反应物料过滤收集滤渣;将滤渣采用纯化水洗涤,沥去水分;
将沥去水分的滤渣与纯化水按质量比1:10-25混合,搅拌均匀调节pH值至3.0-3.2,然后添加酸性蛋白酶,保持温度50-51℃、搅拌转速30-60r/min,酶解90-120min,得到的酶解物料过滤收集酶解滤渣;
将酶解滤渣放入纯化水中,超声波处理后过滤,收集得到超声波清洗滤渣;将超声波清洗滤渣与质量分数为40-45%的NaOH溶液按质量比1:2.5-5.0混合,加热至90-92℃反应1-2h;反应液过滤,收集得到碱处理滤渣;采用纯化水洗涤碱处理滤渣,然后烘干滤渣,得到壳聚糖;
步骤3:称取1-6g的壳聚糖溶解于150-400mL的质量分数为0.4-0.6%的乙酸溶液中,搅拌使其溶解,调节pH值至2.9-3.1,采用转速50-100r/min搅拌3.5-4.5h,得到B液;
步骤4:将A液加入到B液中,加入的同时进行搅拌操作得到混合溶液,混合溶液中控制总底物的质量分数为2%;
步骤5:向混合溶液中加入甘油,搅拌均匀进行增塑处理;将增塑后的混合溶液放入真空环境中,静置5-10min,除去气泡;
步骤6:将脱气后的混合溶液倒入模具中,制成厚度0.04-0.06mm的薄膜,将薄膜连同模具一起放入干燥设备中,在40-60℃下干燥至薄膜固定成型,即得到可食用膜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大豆分离蛋白与壳聚糖制备可食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调节pH值使用质量分数为0.5-5.0%的HCl溶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大豆分离蛋白与壳聚糖制备可食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性蛋白酶的酶活力为5-20万U,添加量为滤渣质量的1.0-5.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大豆分离蛋白与壳聚糖制备可食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超声波处理时的工艺参数为:超声波频率25-35KHz、功率密度0.25-0.50W/cm2、超声波处理时间10-20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大豆分离蛋白与壳聚糖制备可食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混合溶液中,壳聚糖与改性大豆分离蛋白质量的比例为2:1-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6479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业硅酸钠胶黏剂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气流干燥节能系统